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鐵合金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鐵合金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2016年我國鐵合金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2016-04-20 17:17: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鐵合金行業投資分析,鐵合金指的是鐵與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的中間合金,主要是在煉鋼時作為脫氧劑、元素添加劑等使用,以使鋼具備某種性能。現對2016年我國鐵合金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作為脫氧劑的鐵合金一般用於在煉鋼過程中脫除鋼水中的氧;作為合金添加劑的鐵合金一般用於將某種合金元素添加到鋼內以改善鋼的性能。除此之外還有作為孕育劑的鐵合金,在鑄鐵澆鑄前加入鐵水中,用於改善鑄件的結晶組織。

  鐵合金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按合金中主元素分,也可以按含碳量劃分,或者按生產方法分類等。矽鐵合金和矽錳合金即屬於按合金中主元素分類的合金品種,且這兩個品種屬於鐵合金中的主要品種。此外還有錳鐵、鉻鐵、鎢鐵、鎳鐵、釩鐵、鉬鐵等系列鐵合金。按照生產和消費規模,鐵合金也可以劃分為大宗和特種兩類,其中大宗鐵合金產量和消費量占鐵合金的90%以上,包括錳鐵、矽錳、矽鐵、鉻鐵四大類,主要用於普通鋼;特種鐵合金主要用於特種鋼領域,包括鎳鐵、鉬鐵、鎢鐵等。

  生產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鐵合金的產量逐年遞增,且總體維持了比較高的增速。2001年我國鐵合金產量僅為450.83萬噸,但是到2005 年產量便突破了1000萬噸達到1067.02萬噸,2009年又突破了2000萬噸,2012年產量突破3000萬噸。到2013年,我國鐵合金的產量達到了3775.87萬噸,與2001年相比增長了近740%,平均複合年增長率超過18%。在2001年到2013年之間,年度產量實際增速最低的為 2008年,當時受金融危機影響,產量增長率僅3.9%,其他多數年度產量都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速。從2011年到現在雖然鐵合金產量增速呈現逐步下滑態勢,但是依然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其中2013年相對於2012年產量增長為14.67%。2014年1—4月我國鐵合金產量為1223.86萬噸,同比增速為9.19%。中國鐵合金產量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鐵合金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的鐵合金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40%。

  在鐵合金產量當中,2013年我國矽鐵產量累計達到597萬噸,同比增長了17.63%;矽錳產量為1103萬噸,比2012年增長5.8%。矽鐵和矽錳產量加總占到鐵合金總產量的45%。

  在鐵合金的地區生產結構中,廣西、內蒙古、湖南、貴州和寧夏為排名前五位的主要產區。其中廣西2013年鐵合金產量為664.4萬噸,同比增長 27.8%,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18%;內蒙古2013年產量為430.1萬噸,同比增長18.9%,產量占比為11%;湖南2013年產量為340.2 萬噸,同比增長10.5%。2013年,各地區產量增速最快的地區為河南,增速達到46.1%,其次為山東,增速為39.9%,新疆增速排第三位,達到 31.5%。貴州屬於產量雖高但增速較小的地區,其2013年產量增速僅5.1%。從產區分布來看,鐵合金的產業集中度並不算很高。

  在矽鐵產量的地區分布當中,青海產量占據著首位,該地區2013年矽鐵產量達到131.2萬噸,其次為寧夏,產量達到112.15萬噸,內蒙古的矽鐵產量為90.856萬噸,排在第四位的是湖南,矽鐵產量為60.497萬噸。排在前兩位的省份產量總計占比達到41%,排前五位的省份產量總計占比達到76%。因此矽鐵的產業集中度要好於鐵合金的產業集中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廣西和貴州這兩個鐵合金主產區的矽鐵產量占比相當小,這兩個地區主要是以其他合金產品為主。

  矽錳的產業集中度與矽鐵接近,其產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廣西、貴州、雲南、湖南等地,2013年排名前五的主產區產量占比也達到了 76%,排名前兩位的產量占比達到45%,略高於矽鐵。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矽錳合金產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為廣西、湖南、貴州、內蒙古和寧夏,產量分別為312.97萬噸、187.58萬噸、154.44萬噸、95萬噸和84.56萬噸。

  矽鐵和矽錳合金表現出如此的地區分布特點主要是跟這兩種合金的原材料矽和錳的地理分布有關。青海、內蒙古等地為石英砂的主產區,廣西、湖南則是錳礦的主產區。

  進出口格局

  2008年以前,我國是鐵合金產品的淨出口國,當時年出口量超過300萬噸,而進口量在2008年時為131.5萬噸。在2005年到2007 年期間,我國鐵合金進口出現了跳躍式的發展,2006年進口增長66.85%至61.7萬噸,2007年增速達到150.9%,進口量躍增至155萬噸。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進口略有下滑。不過我國鐵合金進出口格局從2009年開始扭轉。

  國外市場由於受金融危機重創,對鐵合金的消費需求大幅下滑,再加上中國鋼鐵產能的大幅擴張,對鐵合金的消費需求增加,致使我國鐵合金的出口大幅減少而進口大幅增加。近幾年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外圍市場的緩步復甦,我國的鐵合金進出口量都在逐步下滑,但依然維持著淨進口的格局。 2013年我國進口鐵合金193萬噸,出口109.9萬噸。2014年1—4月我國鐵合金進口達到95.2萬噸,同比增長28.2%;出口量為37.4萬噸,同比下滑13.6%。可以預見2014年我國的鐵合金淨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

  由於我國近幾年對矽錳出口徵收高達20%的出口關稅,再加上矽錳價格的持續低迷以及國內產品的高成本和激化的國際貿易摩擦,近幾年我國矽錳合金的出口持續下滑,進口則一直維持低位。到2013年在鐵合金品種的進出口當中,矽錳產品占的比重下滑到僅1%左右。2013年我國出口矽錳17170噸,同比增長372.4%;進口矽錳13302噸,同比減少56.67%。2014年我國矽錳的進出口更進一步減少,1—4月出口只有594.9噸,進口僅有 516.75噸,而去年同期的出口和進口分別為11491.15噸和7258.31噸。

  相比之下,矽鐵的出口占比較大,不過近幾年的出口量也持續下滑,進口量較小但呈現溫和增長態勢。2013年我國出口矽鐵319228.6噸,同比下滑了29.73%,占當年出口的比重為29%;2013年我國進口矽鐵27255.91噸,同比增長12.5%,占進口的比重為1.4%。2014年前四個月我國矽鐵的出口量從去年同期的11.73萬噸溫和下滑至10.18萬噸;進口則從去年同期的8461噸溫和增長至8624.75噸。

  消費狀況

  結合上面所說的生產和進出口狀況來看,我國的鐵合金表觀消費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鐵合金表觀消費量達到3859萬噸,同比增長 19.7%。而矽鐵和矽錳由於國內產量充裕,完全可以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還有部分盈餘出口。2013年我國矽錳表觀消費量為1102.6萬噸,同比增 7.4%,矽鐵表觀消費568萬噸,同比增30.5%。

  但是,表觀消費並不等於實際的消費。由於鐵合金當中有90%以上的比例直接用於煉鋼,另外不足10%的比例用於鑄鐵、有色金屬冶煉等領域,因此我們實際上可以根據一些經驗數據來大體測算鐵合金的實際需求。根據2012年的市場狀況,鐵合金的需求強度約為41千克/噸粗鋼,其中噸鋼消耗矽鐵約4千克,消耗矽錳約14千克,另外在金屬鎂的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消耗矽鐵,1噸鎂約消耗1.2噸75#矽鐵。按照此數據測算,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7.79 億噸,消費鐵合金約3194萬噸,若按鋼鐵行業消耗鐵合金比例90%計,則我國鐵合金總消費量約3550萬噸,過剩約300萬噸。同樣可以測算出2013 年消費矽錳約1090萬噸,消耗矽鐵約404萬噸,可見我國矽錳供應略有過剩,而矽鐵供應過剩較多。

  要考察鐵合金市場供應的過剩狀況,我們還可以有一種方式。根據經驗數據,在2004年時,合金的消費強度約為20千克/噸粗鋼,到2012年時提升至約41千克/噸。在這裡假設合金消費強度為線性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條實際消費強度線。按照合金和粗鋼產量的變化比,我們也可以得到一條表觀消費強度增量線。可以發現,表觀增量線要遠遠超過實際的強度線,也就意味著合金的產量增長幅度超過了粗鋼產量增長所需要的合金量,由此出現了合金的供應過剩格局。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鐵合金實質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品種,國際貿易程度並不高,其供求主要受國內環境影響,所以未來上市的鐵合金期貨品種會像其他鋼材(2592,146.00,5.97%)期貨品種一樣,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會相對較小,價格預計會主要由國內市場主導。

  價格運行特點

  鐵合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國內鐵合金價格波動比較劇烈,尤其是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國內一些主要產區的矽鐵和矽錳價格下跌幅度均超過50%。2009年之後價格波動相對趨緩,但是價格高低點之間的差距也能達到兩三千元,且矽鐵和矽錳的價格波動方向性比較一致,因此現貨企業的套期保值需求比較強烈。

  從合金價格跟螺紋鋼價格波動的對比來看,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螺紋鋼跟合金價格出現的高點時間比較一致,甚至合金價格會領先出現高點,但是螺紋鋼價格會領先於合金價格出現低點,領先的時間大約在1個月左右。雖然我們數據有限,觀察到的時間周期不算很長,但是我們認為這種價格特點在更長的價格歷史中應該也存在,而這種特點是由產業格局及產業鏈當中的話語權決定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在黑色金屬產業鏈各個環節當中,鋼廠是處於強勢地位,鐵合金企業應該處於相對弱勢,因為其行業集中度不高,這從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我國鐵合金產量3775萬噸,企業個數1550家,平均產量只有 2.4355萬噸,單個產能在20萬噸以上的企業非常少。所以產業地位決定了在價格上漲過程中合金價格會先見頂而在價格下跌過程中合金價格會後見底。

  由於合金價格的波動跟鋼價波動比較一致,而鋼價運行從歷史來看有比較強烈的季節性特點,因此可以預見鐵合金價格的運行也會有一定的季節性特點,不過由於我們的價格歷史數據有限,難以對季節性特點進行更明確的判斷。

  除此之外,鐵合金價格應該也會受到矽、錳礦等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同時也會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比如環保、節能減排等。

  總體來講,目前國內鐵合金行業還面臨著礦產供應難以滿足,易受外圍市場擠壓、行業內企業集中度太低、綜合競爭能力較弱、產能過剩嚴重、消費需求增速放緩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現貨企業也非常有必要利用期貨工具來規避風險,提升企業競爭力。

更多鐵合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合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