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砂即鐵礦石,一般鐵礦砂在進口礦中用的比較多。中國進口鐵礦砂的主要國家有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南非等國。國際鐵礦業通過大規模兼併和收購,目前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排名前三位的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CVRD)、澳大利亞力拓(Rio Tinto )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掌控了世界鐵礦石70%以上的海運量。
據日照海關統計,今年1~9月份日照口岸進口鐵礦砂7500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9.9%,占山東口岸鐵礦砂進口總量的53.6%。
從2016-2021年鐵礦砂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獲悉,今年來我國境內基礎建設投資加速,房地產市場出現升溫,同時受益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並國際市場需求復甦,我國鋼材出口量出現大幅增長,拉動了鐵礦砂進口量平穩增長。此外,日照口岸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接卸設備和較大的泊位吃水深度,也贏得了礦砂進口企業的青睞。
近年來,日照海關著力打造口岸通關軟環境,對進口鐵礦砂採取「提前報關」、「擔保驗放」、「電子放行」等便捷措施,針對不同企業、不同合同採取靈活的管理模式,加快對貨物價格的認定工作,優化內部作業流程,加快稅款擔保的清轉力度,有效提高通關效率,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2018年5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61.9百萬美元,同比下降6.8%。鐵礦砂是當今世界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它主要用於煉鐵。以下對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
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2018年1-4季度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波動幅度較小,波動幅度不超5%。鐵礦砂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12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8664.8萬噸,同比增長3%。1-12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106447.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減少1%。
鐵礦砂作為一種重要的礦產資源,在人類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中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從鐵器時代的兵器到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與鐵礦砂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從理論上說,凡是含有鐵元素或鐵化合物的礦石都可以稱為鐵礦砂。但從鐵礦砂在工業利用的角度出發,只有當礦石中鐵礦物或鐵元素的含量達到一定含量時,在現在技術經濟條件下可以開採、選別和利用的才可以稱為鐵礦砂。現從三大市場預測來分析鐵礦砂行業趨勢。
在宏觀經濟增速進入較低增速的新常態下,下游鋼材需求將放緩,鋼價低位運行也成為常態,企業競爭激烈、盈利微薄、經營困難格局難改,減產停產情況也較為常見,因此預計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增幅有限,預估產量增加在500-800萬噸,粗鋼產量達到8.3億噸左右,同比2014年增幅僅為0.8%。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生鐵產量已在峰值,2015年變化或略有降低,在7.1億噸左右。由此預計2015年中國鐵礦石需求難以上漲,約在11.4億噸左右。
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的統計,截止2012年底中國國內鐵礦石(原礦)的產能為15.8億噸/年,2013-2015年底新增產能達到2.5-3億噸,預計到「十二五」末,中國鐵礦石產能將達到18.0-18.5億噸/年左右。2014年中國生產鐵礦石15.14億噸,環比2013年的14.51億噸,增加了6300萬噸,增幅為4.3%。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考慮到目前全球鐵礦石已經供應過剩、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的格局下,中國國產鐵礦石由於較高的生產成本而失去競爭優勢,部分高成本礦山已被迫減產甚至關停,2014年約有20-30%的礦山企業停產。我們估計2015年停產的礦山將達到30%,甚至更高。國產鐵礦石的產量將出現下滑,預計產量在14億噸左右。
綜合上述判斷,我們預計2015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新增4500萬噸,達到9.78億噸。進口鐵礦石占中國礦石供應量的比例將達到78%左右。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價格方面,考慮到2015年鐵礦石供應過剩明顯,而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預計鐵礦石全年均價將低於2014年,62.5%粉礦價格在50-65美元/噸(CFR)的價格區間波動,整體維持低位運行態勢。
隨著我國鋼產量的急劇增長,鐵礦砂的消費量逐年大幅攀升。我國國內礦山1990年原礦產量為1.79億噸,2008年達到8.24億噸,18年內上漲了4.6倍。消費大量的鐵礦砂,光靠開發國內礦山顯然是不現實的,未來仍將大量進口鐵礦石。鐵礦砂行業趨勢分析,未來鐵礦砂市場供需形勢將依然緊張,鐵礦砂供不應求的局面將依然持續,鐵礦砂價格整體仍將可能保持在高位運行。同時根據對2000年以來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粗鋼/生鐵比仍為1左右,按照It生鐵大約需要3.5t國產鐵礦石,預測2010 - 2020年鐵礦砂累計需求量(國內標礦3,3%) 261億噸,其中2015年需求21.9億噸,2020年需求23.8億噸。
1、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進口數據分析:
從進口量方面來看,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進口量達6,976.74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97%。2015年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進口數量為7,488.01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8%。
2012-2015年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HS:26011110)進口量年複合增長率為2.33%。詳見下圖:
圖 2012-2016年9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HS26011110)進口量及增速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進口額方面來看,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進口金額為3,839.11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65%。2015年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進口金額為4,867.19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17%。詳見下圖:
圖 2012-2016年9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HS26011110)進口總額及增速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2、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出口數據分析:
從出口量方面來看,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出口量達0.06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7.00%。2015年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出口數量為2.00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6.32%。詳見下圖:
圖 2012-2016年9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HS26011110)出口量及增速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出口額方面來看,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出口金額為0.10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4.29%。2015年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出口金額為1.77百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5.17%。詳見下圖:
圖 2012-2016年9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平均粒度<0.8mm未燒結)(HS26011110)出口總額及增速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2015年,二連口岸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以下簡稱鐵礦砂)463.1萬噸,同比(下同)減少7.6%,進口總值12.8億元人民幣,下降39.8%;進口平均價格每噸276元,下跌34.8%。鐵礦砂進口量價齊跌的主要原因為:一是國內鋼材市場旺季不旺,鐵礦砂需求不斷萎縮,作為產銷旺季的九、十月份鋼鐵行業未有起色,上游進口鐵礦砂量、價繼續承壓;二是全球鐵礦石市場繼續維持供大於求的格局,主要供應商有充足降價空間,鐵礦砂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34.8%。
2018年1-4季度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波動幅度較小,波動幅度不超5%。鐵礦採選行業對朝陽的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鐵礦資源無序和低效的開採加工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採礦占用耕地和林地,破壞所在地的植被,大面積的礦床開採改變了礦區地貌,引發局部嚴重水土流失。以下對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
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在進口金額方面,2018年2季度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有所下降,相比1季度下降9.39%。鐵礦砂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12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為6569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0.2%。
玻化微珠保溫混凝土的研製填補了這一空缺。在礦山的開採中會產生大量的鐵礦砂和尾砂,尾砂是礦山開採的廢棄物,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環境污染,同時由於目前河道和耕地的限制開採,使原有的砂石資源更加緊張。現從四大收益來分析鐵礦砂行業環境。
與巨大的發展潛力相比,採礦業對菲律賓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較低。按照現有價格計算,2010-2013年,平均總增加值為580.52億比索,僅占GDP的0.58%。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金礦開採貢獻最多,同期占GDP的0.33%,鎳礦第二,貢獻率為0.14%,銅礦第三,貢獻率為0.09%。由於國稅局將金礦開採的稅收提高了7%,金礦的總增加值自2012年起出現大幅下滑,從之前的年平均值453.52億比索下降到2012年的204.12億比索。此後,金礦開採的總增加值保持在較低水平,僅為過去的二分之一強。
金屬採礦業對出口的貢獻大於對GDP的貢獻。2009-2012年,金屬礦產占出口總額的平均比重為4.48%,平均出口額為21.44億美元。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三年間,金屬礦產出口額增長了46%。其中,銅礦貢獻最大,其次是銅精礦,金礦、聚集鐵礦砂和鉻礦砂。
金屬採礦業對就業的貢獻相對較小。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2009年,吸納就業人數為16.9萬人,僅占全部3300萬勞動力資源的0.5%。2012年吸納就業25.2萬人,較2009年提高了49%。這與開工項目從23個增加到35個有直接關係。
採礦業的收益自2009年以來實現了增長。2009年,採礦業上繳的稅費達126.96億比索。2011年,上升到222.37億比索,較2009年提高了75%。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收益的增長源於價格提升驅動下的產出增加。2012年,當世界金屬價格出現下滑時,稅收下降了16%,僅達到186.29億比索。除價格下降以外,2012年頒布的行政命令79號也使採礦業的未來變得不明朗。此外,政府還通過稅收改革,提高政府在採礦活動中的收益。
鐵礦砂行業環境分析,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單月同比增速均保持兩位數,雖然受調控政策影響,11月銷售增速放緩,但即使悲觀來判斷,房地產銷售「見頂」反映在新開工面積上也要到明年5月了,因此,從目前各項數據來看,明年一季度鐵礦石將維持相對穩定的地產需求。另外,我們認為隨著調控力度的改變,從目前房地產去庫存現狀判斷,明年極有可能出現補庫存的情況,但力度尚需觀察。綜上所述,我國房地產行業對鐵礦石的需求並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