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重要性和需求不言而喻,2020年我國銅材進口金額為4808404千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5%,以下是銅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銅材產銷量穩步增長,但高端產品仍大部分依賴進口。根據銅行業分析數據,2014至2020年,全國銅材產銷量不斷增加,由2014年的30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356萬噸,行業大而不強。
2020年,我國銅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17億元,較2019年上漲了12.38%,行業發展迅速,明顯高於傳統的冶金行業。銅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隨著國內高新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產成品的性能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對於銅材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銅材作為廣泛應用於新興產業的新材料,其市場空間較廣,市場飽和程度還較低。
2020年,由於疫情和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銅礦石及其精礦的價格下跌。受價格和需求下降的影響,截止到6月,全國銅礦石及其精礦的進口量為1084萬噸。去年同期增加29萬噸,增長3%,進口值為158.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7.9億美元,下降3.6%。
從長周期來看,人均銅消費會經歷工業化初期的高速增長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和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銅資源的人均需求量逐漸達到頂點,轉為緩慢下滑。2020年中國人均銅消費量8.24kg,仍低於主要已開發國家水平,消費頂點尚未到達,未來仍有顯著增長空間。
預計2021年中國精煉銅消費全球占比約為48%,除中國外,歐洲國家和北美地區銅消費全球占比也較高,分別為17%和10%。已開發國家銅消費主要集中在建築和交通運輸領域。以美國為例,銅的終端消費中建築占比約44%,占比最高,交通運輸領域約占19%,電力設備領域用銅占比則明顯低於我國,占比僅為18%。
已開發國家經濟回暖,對銅消費產生利好。美國基建投資計劃和稅改政策將對美國國內投資和製造業回暖產生顯著刺激拉動銅消費量回升。銅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除美國外,歐盟、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基建支出和製造業也出現明顯回暖,帶動精煉銅消費企穩回升。
新興市場國家當前需求較少,但增速可觀,中長期對銅消費形成支撐。未來印度、印尼、中東地區國家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精煉銅消費均將錄得快速增長,以上國家當前銅消費基數小,但中長期來看將對全球精煉銅消費形成穩定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預測到2025年,領域將拉動銅消費量16.6萬噸,2020-2025年 CAGR為31%,以上便是銅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