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銅是可以用來製作導線、器皿、藝術品等,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現已經可以應用到各個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現階段,中國是全球銅消費的第一大國。chinabgao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銅是可以用來製作導線、器皿、藝術品等,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現已經可以應用到各個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現階段,中國是全球銅消費的第一大國。
銅是經濟復甦、通脹上行階段表現最亮眼的大宗商品資產之一。從全球來看,全球銅資源儲量總體較為豐富,資源分布較為集中。由於應用範圍廣泛,下遊行業發展迅速,全球精煉銅產銷量均逐年攀升,而我國為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產量國及銷量國。
中國、美國、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與地區,2021年中國、美國與歐盟的銅消費占全球總消費的74%左右。在疫情後,全球各國政府採用了歷史新高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力度托底經濟。隨著國內有效控制疫情,經濟逐步復甦。而海外歐美國家在解除隔離、重啟經濟後,經濟也開始反彈。
數據顯示,我國精煉銅產量由2016年的844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1003萬噸,複合年均增長率為4.4%。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我國精煉銅產量將達1089萬噸。
銅
貿易:智利出口第一,我國進口第一進出口方面,智利、秘魯、澳大利亞、印尼、加拿大、美國為前六大出口國,合計出口量占全球的76.57%;中國、日本、印度、西班牙、韓國、德國為前六大進口國,合計進口量占全球的89.57%。
礦山礦企:全球銅礦寡頭壟斷,我國加速海外布局具體到礦山及企業層面,世界前十大銅礦山有一半坐落於智利,而銅礦資源則主要集中在智利國家銅業、美國自由港、必和必拓、英美資源等少數公司手中,2021年全球礦銅產量CR10達到47%,屬於寡頭壟斷型。
目前,我國粗煉產能釋放快於精煉產能,因為銅不是可再生資源,會存在壓力和風險,但對於粗銅和陽極板來說壓力會小一些,畢竟廢銅未來增量會比礦可觀,也符合目前全球雙碳經濟發展背景,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再生市場。當下廢銅會是我們下半年監控基本面的重要點。
展望下半年,疫情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乾旱也可能會持續,變量中邊際變動較大的可能是礦山的生產意願,按照歷史規律,在銅價轉為下行周期時,礦山更傾向於以量補價,且上半年檢修為下半年增產提供了支撐,參考部分礦業公司全年產量指引,下半年可能會追回部分產量損失。
更多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