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範圍看,實體圖書市場可謂有喜有憂。圖書出版種數總體上升,但圖書銷量不容樂觀。兒童與青少年類和文學類圖書仍是大眾追逐的對象,而普遍對暢銷書關注度不高。下面進行圖書市場規模分析。
2016年中國圖書市場總規模為701億元,較2015年的624億元同比增長12.30%,延續了2015年的增長勢頭。去年,實體書店渠道同比增長率為-2.33%,出現小幅下降,沒能延續2015年正向增長勢頭。而網上書店2016年依然保持30%左右增長,總碼洋超過實體書店。2016年網店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圖書業務同比增速能達60%左右。
在細分市場碼洋比重上,少兒(23.51%)超過社科(23.09%),成為圖書零售市場中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細分類,同比增長28.84%。可以說,整體市場的增長几乎有一半來自少兒類圖書市場。此外,文學、語言、教輔等類別也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同比增長率在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從開卷公布的2016暢銷書榜來看,去年並沒有現象級暢銷書出現,暢銷書榜單依然以老書為主,大部分是2015年暢銷熱點的延續之作,這也是2016年圖書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2016年虛構類、非虛構和少兒類的榜首書分別是東野圭吾小說《解憂雜貨店》、龍應台散文《目送》以及《查理九世(26)-雪山巨魔》。
2016年暢銷書榜中的治癒系作品依然暢銷,上榜品種再創新高。微博大V劉同、張嘉佳、大冰、盧思浩、張皓宸、苑子文、苑子豪等「暖男」作家的作品持續熱銷,共有15種作品位居暢銷書榜的前列。雖然業內口碑評價不一,但從市場反饋看,他們寫的身邊暖心故事得到不少讀者熱捧。
2017年1-6月,全國圖書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同比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總品種規模小幅增長,品種規模同比增長8.15%。從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分別來看,渠道差異明顯,分布格局尚未平衡,實體書店市場規模基本穩定,2017年1-6月同比負增長,為-1.41%,規模46.59億元;網店持續快速增長,同比增長30%左右。
更多圖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圖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