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併網運行兩種方式。以下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規劃,一起來了解下吧。
關於光伏產業的相關政策不斷出台,光伏產業發展越來越規範,特別是2015年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光伏產業的併網等標準進行了具體規範。
「光伏發電併網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也在2015年6月初通過驗收。從「製造」和「應用」兩方面市場入手,我國光伏技術產品和發電併網准入標準將進行雙升級。
產品市場准入標準將循環遞進:在光伏產品市場准入標準方面,《意見》在光電轉換效率和衰減率兩大指標上提出了量化標準。其中,光伏發電項目新採購的光伏組件應滿足工業和信息化部《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15年本)相關產品技術指標要求,如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15.5%和16%、高倍聚光光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不低於28%等。
目前,我國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單晶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19%左右,多晶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則是18%左右。意見》還明確,國家能源局每年將安排專門的市場規模實施「領跑者」計劃,要求項目採用先進技術產品。據悉,「領跑者」計劃對先進技術產品要求更高,如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6.5%和17%以上。
《意見》還指出,上述指標將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光伏技術和產品,採取差別化的市場准入標準,將有利於支持先進技術產品擴大市場,加速淘汰技術落後產品,規範光伏發電技術和質量監督管理。業內專家指出,今後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市場准入標準每年將提升0.3%~0.5%。
併網標準體系完善進程加快:2015年6月3日,「光伏發電併網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構建了我國光伏發電併網標準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勘察設計、施工驗收及質量評定、運行維修和併網檢測四大類80餘項標準。項目還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光伏發電併網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11項,均已發布或報批。
《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在有功功率變化、低電壓穿越、電網適應性等方面,突出了光伏短時功率變化更快、逆變器控制性能更好的特點。針對分布式就採取了不強制要求光纖通信、不要求低電壓穿越、不要求併網檢測等簡化併網措施。目前分布式光伏大都處於不可預知、不可監測、不可控制的狀態。
更多太陽能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