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用戶的快速增加為我國網絡購物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消費者基數。隨著移動端網際網路普及率的提高和移動支付技術的廣泛運用,移動網際網路消費的便利性已經得到眾多消費者的重視。以下對全國網絡消費分析。
網絡消費正在從實物型向服務型、從生存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服務型網絡消費金額占比從2011年4.3%上升到2016年4月的25%,5年間,吃喝玩樂等服務型網消規模指數擴展了70.2倍,月均增長率為7.0%。
2017-2022年中國網絡服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繼續蓬勃發展。至2015年末,我國網民規模為6.88億,同比增長6.1%,網際網路滲透率已達50%,網民數量穩居全球第一。網際網路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正逐漸從PC端向手機端轉移。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手機端網民6303萬,總人數達6.2億。而放棄PC端,僅通過手機等移動端上網的網民人數已達1.27億,占中國全部網際網路用戶的18.5%。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功能和應用的不斷完備和智慧型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僅使用手機網際網路用戶占比有望快速攀登。
2015年全國網絡購物消費前十省區依次是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山東、四川、湖北、陝西。其中廣東省網絡購物消費金額最高,達到8940億元,其次是浙江省網絡購物消費金額6929億元,北京和上海的網絡購物消費金額分別為4651億元和3966億元。
從規模看,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五年時間裡,網絡消費規模指數穩步上升,擴張了12.1倍,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2倍多;從同期的人均情況看,扣除物價因素和季節因素,大家還越買越多,在網購人數不斷增加的基礎上,網絡消費水平指數從2011年1月的96.0上升到2016年4月的122.2,漲幅為27%。
同樣,伴隨規模的上升,網絡消費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也從2012年的0.8百分點上升到2014年的1.8百分點,儘管2015年經濟下行,網絡消費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仍達到1.6百分點,網絡消費的穩定、強勁增長說明網絡消費正在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近年來,我國網絡消費在電子商務和網絡支付的雙重驅動下快速發展,已成為經濟轉型戰役中的重要陣地。如何通過「大數據」來準確、及時、全方位地分析網絡消費總體發展水平,並研判中國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經濟轉型升級狀況,成為關係「新經濟」發展趨勢的一大課題。
鑑於此,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螞蟻金服攜手匯聚21個行業、337個城市、4.5億用戶的網絡交易數據,編制了全國首個網絡消費指數,旨在為監管部門、研究機構和產業資本把握網絡消費發展情況提供有力抓手,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5月21日,國內首個網絡消費指數——新供給-螞蟻網絡消費指數(下稱網絡消費指數)正式對外發布。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起,中國增長模式出現了歷史拐點,GDP三駕馬車中,消費取代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而即便是在經濟增速趨緩的當下,2015年,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依然為66.7%,其中,全國網絡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9.1%,也就是說,這部分的消費引擎對GDP增長的貢獻超過了5分之一。
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網絡消費指數將中國的網絡消費情況,形成了看的很清楚的、可量化的判斷,其豐富的結構特徵,和結構角度觀察的動向,可以給出前所未有的刻畫。城鎮的網絡消費規模指數和網絡消費水平指數高於農村。一二三四線城市網絡消費水平依次遞減,反映出各線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存在較大差異。這說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推動網絡消費乃至整個消費的關鍵要素。
網絡消費將繼續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網絡消費推動消費者跨地區、跨行業和跨產品選擇消費,消費者的福利水平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