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網絡產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網絡產品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年我國網絡產品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03-28 18:45:5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網絡產品行業政策分析,「電商這一塊投入不小,但至今都不怎麼賺錢,也不知道未來什麼時候能賺到錢。」5月26日下午,在漢口北電商基地,坐在經濟觀察報記者對面的武漢金牌冰帛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林海言語中透露著一絲無奈和迷茫。現對2016年我國網絡產品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作為武漢傳統小商貿模式的代表之一,葉林海從傳統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轉戰漢口北電商基地——藉助網際網路,葉林海希望能延續「漢正街時代」的輝煌。

  轉型之初,葉林海一度這樣認為——作為花花公子品牌湖北總代理,其擁有傳統貨源優勢,加上「省去門店租金」和「無區域性市場」的電商平台——這原本應是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結合的一個典型案例。

  但經歷近兩年轉型網際網路的探索,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我們線上的銷售規模已遠遠超過了實體店,但遠沒有當年實體店那麼賺錢。」令葉林海深感困惑的是,在電商模式衝擊下,傳統銷售日趨萎縮:「不搞電商肯定是等死,但是搞電商,在當下又看不到收益。」

  事實上,在內地傳統產業轉型網際網路的浪潮中,類似葉林海的經歷並非孤例。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受困於網際網路產業基礎薄弱、人才匱乏、資金成本壓力大等多重因素,類似武漢這樣內地城市的網際網路+轉型可謂步履維艱。

  不止於此,儘管不少地方政府也表現出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的姿態。但在現實的產業規劃中,一直還停留在框架層面,尚未有實質性的扶持政策出台。

  網際網路+的困境

  相比較一線城市,在內地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則面臨諸多現實困境。「在內地缺少相對成熟的網際網路產業基礎,無論是意識形態、技術支撐還是人才資源,都相對匱乏。」漢口北電商城總經理徐建峰這樣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作為武漢傳統小商貿企業轉型網際網路電商的產業聚集平台,漢口北電商基地承接了大量欲轉型電商的漢正街「老商戶」。「很多老商戶是做傳統的代理分銷起家,缺少基本的網際網路思維。」徐建峰直言:「傳統商戶表現出轉型網際網路的強烈願望,但很少有人知道具體應該怎麼操作。」

  武漢四聯江宇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萬中南,其從事木製模型工業品的銷售長達20年,屬於武漢「第一代」小商貿的代表。今年初,他也加入了漢口北電商基地的「轉型大軍」。

  「我們一直堅持傳統的代理商分銷模式,而且生意也一直不錯。但是近年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周圍的朋友都在搞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這種氛圍很逼人。」萬中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坦言自己的複雜心理,不搞網際網路擔心落伍,但自己對電子商務卻又一竅不通。

  在此背景下,萬中南一直希望找到一個「真正懂電商的人才」,幫其運營電商業務。但是相比較一線城市,地處內地的武漢,其電商運營人才相對匱乏。「我現在最缺的,就是電商運營方面的專業人才。」萬中南對經濟觀察報直言。

  同樣面臨人才瓶頸的,還有類似良品鋪子這樣轉型電商的大型企業。作為總部位於武漢的大型連鎖休閒食品生產零售企業。2013年,良品鋪子線上銷售不到一個億,2014年,良品鋪子線上銷售突破4億元人民幣。「當你電商業務規模呈倍數增長的時候,對於電商運營者的能力也提出了考驗。」良品鋪子戰略副總裁趙剛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你很難想像讓一個只有千萬級電商銷售額經驗的 操盤者 ,去運營一個銷售額過億的電商業務。」

  趙剛直言,隨著電商業務規模擴大,在武漢這樣的內地城市,想找到一個有過規模以上電商運營經驗的高端人才,並不容易。「在此現實下,不少企業考慮去外地挖人。但這又意味著高企的人力成本。」趙剛坦言。

  事實上,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在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往往投入巨大。以良品鋪子為例,除了高端電商管理人才的引進之外,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電商客戶團隊的不斷擴充也在不斷推高人力資源成本。此外,系統平台建設、技術開發和電商平台的推廣費用,都是不菲的成本支出。

  「尤其是電商平台的推廣費用,其成本實際上並不亞於實體門店的租金。」趙剛表示,良品鋪子的電商業務年銷售額達到4億元,成為武漢業界的「標杆」。但在現實的另一面,其電商業務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調查,在武漢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電商的過程中,持續性虧損已成常態。可供查看的數據顯示,武漢大型民營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2014年電商業務實現收入3.11億元,但卻虧損達到4176.78萬元。而在漢口北電商基地,超過90%的轉型商戶至今未能實現電商業務的盈利。

  產業政策「雷聲大雨點小」

  除了內地網際網路產業基礎薄弱外,傳統產業轉型網際網路+還面臨地方產業政策「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

  在地方傳統細分行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中,網際網路金融是最為熱點的領域。以地處內地的武漢為例,前後不到兩年時間,就至少有超過20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陸續成立,但由於政策不明朗,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目前的發展可謂掣肘頗多。

  但據經濟觀察報調查,區別於全國性的P2P平台運作模式,地處內地武漢的P2P平台,多半是「披著網際網路的外衣」,從事傳統金融業務。所謂P2P平台模式,即是利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的網絡信貸平台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但武漢多家號稱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P2P平台公司均向經濟觀察報證實,其主要的融資模式還是依靠理財產品的線下推廣,而P2P平台融資後的投資項目,基本是通過線下尋找既有的資產包。「目前,內地大部分號稱網際網路金融的P2P平台,從融資模式到投資模式,其實跟網際網路沒有任何關係。」武漢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內部人士分析,與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大型網際網路平台相比,地處內地的P2P平台,缺少線上資源的有效推廣能力。

  對此,上線僅兩個月,線上交易就突破億元的武漢P2P平台漢金所CEO曾慶群對經濟觀察報表示,P2P平台屬於新興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目前,國家對於P2P平台的監管政策還不明朗,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台創新功能的發揮。

  而國家政策的不明朗,也導致地方在監管政策上的搖擺不定。武漢一家不願具名的P2P平台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抱怨,儘管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大力支持網際網路+,並一再強調「法無禁止即可為」,但在地方政府的實際操作中卻依然是「法無允許不可為」的保守思想。

  「我們在工商登記中,核定經營範圍一項時,僅 金融服務 這個內容,地方工商部門都舉棋不定。」該P2P平台負責人抱怨:「對待網際網路+等新興業態,內地監管部門往往思想保守。」

  網絡產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在此背景下,武漢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負責人表示,希望網際網路金融的相關監管政策能儘早出台,讓傳統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儘早走向正軌。

  不止於此,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儘管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導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並希望藉此在GDP增速下滑背景下,將其培育成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但地方政府卻少有實質性的扶持政策出台,即便是少有的指導性意見,也基本停留在目標和框架階段。

  「內地在網際網路的產業意識、技術積累和才人儲備上存在劣勢,這需要政府在前期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良品鋪子戰略副總裁趙剛認為,內地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借鑑「杭州模式」,給予電子商務創新型企業,提供一定時期的辦公場地支持、稅收減免、和人才引進的補貼獎勵等。

  「對於大多數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意味著前期高額的成本投入。如果政府能夠給予一定的扶持,無疑雪中送炭。」趙剛認為,目前內地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和尷尬——傳統產業自身的傳統技術改造,往往有可能申請到一定的政府「技改項目資金」,但對於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卻不認定為「技術改造」,難以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

更多網絡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