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是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商業模式主要是以「網際網路+」形式展開。2019年全球通信衛星分別賣出16顆、15顆、10顆,以C頻段(4-8GHz)和Ku頻段(12-18GHz)為主,以下是衛星通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衛星通信產業鏈涵蓋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製造、運營與服務等環節。衛星通信行業分析指出,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持續增續增長。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SIA)發布2020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3600億美元,衛星產業總收入2774億美元,占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77%。
衛星通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全球絕大多數通信衛星主要以GEO衛星為主,由於軌道資源有限,地球同步靜止衛星只能在一個擁擠的環境下工作。此外,地球同步衛星數據傳輸延遲大,為500ms左右,而低軌衛星則能極大縮短時延,實現50ms以內時延,與地面光纖網絡相當。這也使其可以支持在線遊戲或視頻聊天等基於實時數據傳輸類應用。
我國衛星通信能夠提供的寬帶服務,都基於中星16號。這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通過多個用戶波束,提供Ka頻段高通量衛星通信服務,通信容量可達到20Gbps以上。相比傳統C、Ku頻段衛星,Ka頻段高通量衛星具有大容量、抗干擾、價格低、業務模式靈活等特點。
衛星通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我國已有140度顆在軌衛星,主要包括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三種類型的衛星。其中,通信衛星和遙感衛星已實現全球覆蓋,發射的第17顆北斗衛星,即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首發星也已投入、使用,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區域運行向全球拓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鄂豫湘、川陝渝五大區域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產業總體產值達到1686億元,衛星通信行業產業布局指出,五大區域在全國總產值中占比高達79.6%。
1、京津冀領域:京津冀與廣電系企業合作打造了星直播平台,參與到網絡直播產業中。
2、珠三角領域:珠三角年產值超過515億元,全國占比約為24.3%,在五大產業區域中排名之一。
3、長三角領域:長三角2019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為281億元,增長率全國領先。
衛星通信系統已經成為我國電信結構中的重要部分,為我國供電話、數據和視頻務,適用於邊遠地區、農村、山區、海島、災區以及遠洋艦隊和遠航飛機等陸地通信不易覆蓋的地區。2020年我國將VSAT通信應用在鐵路的運營調度,大大緩解了交通運輸的緊張狀態。用VSAT通信可以方便地開展任意兩地的通話、電傳和電報業務,且節省了經費和時間,以上便是衛星通信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衛星通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星通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