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製造包括衛星及其構件和子系統的製造等,2019年全球衛星服務業收入為1265億美元,衛星電視直播收入為942億美元,衛星移動通信收入為41億美元,以下是衛星通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持續增續增長。衛星通信行業分析指出,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SIA)發布2020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3600億美元,衛星產業總收入2774億美元,占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77%。2019年衛星服務業收入占據衛星產業最大份額,收入為1265億美元。
衛星通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與國外相比,我國衛星產業在衛星研製和發射領域,企業實力突出、競爭力強;而在電子元器件、終端類產品、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等領域,目前我國企業規模較小,實力偏弱,尤其是晶片、板卡、天線、算法、軟體、接收器和終端技術水平與國外頂尖水平差距明顯。
2019年我國航天發射活動創下歷史新高,運載火箭發射次數超越了美國。《2015-2020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全年共計執行39次發射任務,占全球總數的34%我國的通信、導航、遙感等各類在軌應用衛星超過200顆,超過了俄羅斯的134顆,成為世界第二。
截至2019年底,我國民用飛機架數為5046架,同時,2019年我國民航旅客周轉量為7282.55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4.97%。而我國機載通信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普及率遠低於北美、中東及歐洲地區航空公司。高通量衛星的大容量帶寬、抗干擾性強及終端易於安裝滿足機載通信的要求,兩者的業務發展相互促進,將不斷提升機載通信的普及程度。
目前,我國衛通已經基於中星16號衛星提供機上互聯模擬體驗,人們使用手機可以連接機上WiFi,上網速度流暢,還可以通過機上網際網路構建起客艙服務系統。此外全國還有大約4.8萬所中小學沒有接入網絡,大多是在光纖接不到、鐵塔無法建設的地區。衛星通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衛星網際網路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讓邊遠地區的學校接入網際網路,幫助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生跨越「數字鴻溝」。
進入2020年,隨著不斷建成的衛星地面運營網絡,寬帶衛星通信將在各行業全面推廣應用,為客戶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按衛通的規劃:計劃在2020年發射中星18號,與中星16號一起實現國土覆蓋;在2023年前發射國土東部節點和國土西部節點寬帶衛星,實現國土、海洋的覆蓋增強和「一帶一路」的基本覆蓋能力,在軌高通量衛星系統容量不小於300Gbps;後續根據市場需求和軌位情況,再增加4顆高軌寬帶衛星,並結合低軌寬帶星座實現衛星寬帶網絡全球布局,以上便是衛星通信行業發展趨勢所有內容了。
更多衛星通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星通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