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文化傳媒行業分析報告 >> 文化傳媒行業產業值

文化傳媒行業產業值

2017-09-08 15:27: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快速崛起,傳媒產業呈現整體繁榮,局部下滑的局面。相較我國其他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傳媒產業規模還比較小,對GDP的貢獻率僅為1.5%,但近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以下為文化傳媒行業產業值的詳細分析。

  產業形態亦是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風向標。中國電影產業和新媒體發展欣欣向榮。電影產業是資本驅動型產業,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化程度高,成為民營資本的天堂,熱錢不斷擠入,推動電影產業蓬勃發展,電影銀幕數量連續五年增長率超過兩位數。網際網路發展則突顯出從爆發式增長向平穩增長過渡的特徵,網民人數的年增長率在2012年達到高點73%後趨於平緩,但增長率仍維持在兩位數。

  在2015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呈現的幾大特點中,《報告》顯示,在報紙方面,「斷崖」仍在繼續,報業面臨「生死時速」。2015年傳統報業的「斷崖式」下跌仍在持續,全國各類報紙的零售總量與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其中都市報類下滑幅度最大,已達到50.8%。相對穩定的訂閱市場在2015年也出現了加速下滑的趨勢。傳統報刊讀者數量和廣告收入的雙下滑使得近年來報刊經營舉步維艱,與之相應的停刊和休刊已成為傳統報刊行業的一種「新常態」。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停刊或休刊的知名報紙數量約為10家,而2015年這個數字擴大到30家左右。

  WWW站點數量的逐年遞減顯示出網際網路無序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市場集中度提高,各子行業的競爭格局逐漸明朗和穩定。而中國廣告經營單位的數量近三年來都在大幅增加。一方面說明廣告市場的活躍,另一方面說明市場集中度較低,市場還不夠成熟。

  與此同時,無論是從受眾規模,投資規模,還是從業內企業的數量看,大多數傳統媒體都呈現發展滯緩和衰退的趨勢,報刊種數、廣播和電視台的數量近六年持續下降。這一方面是由於受眾規模收縮,市場需求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傳統媒體經營不善,難以為繼,大型傳媒集團為了追求規模效益,進行跨區域的兼併重組。然而,報刊、廣播和電視歷經多年發展,仍具備一定規模優勢,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和細分市場,也保存有相當的競爭實力,因此,平面、廣播、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四大傳媒產業板塊鼎力的局面還將持續。

  而隨著全媒體進程的不斷發展,各種媒介形態、終端及其生產也更加專業、細分。一方面表現在媒介形態的分化:單一的印刷報紙已經分化成了印刷報紙、手機報紙、數字報紙等多種產品形態,廣播電視分化成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更豐富的產品形態;此外,媒體終端的多樣化也帶來了傳播網絡的分化,如手機媒體、電子閱讀器、網絡電視、數位電視等分別依賴不同的傳輸網絡。

  另一方面是媒介生產流程的專業化細分:在全媒體時代,由於生產複雜度的提高,更有可能導致產業流程的專業分工和再造,出現信息的包裝及平台提供者走向專業化的趨向;而當前,在數字報紙、電子雜誌、手機媒體領域,專業化的趨向已經顯現。

更多文化傳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化傳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