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物流配送燈行業競爭調查顯示,物流配送是生鮮電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段時間內曾阻礙農產品電商的發展。針對生鮮電商的物流問題沱沱工社副總裁賈明在濰坊農產品電商大會上做了相關的解讀。現對2015年我國物流配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電商們何以熱衷於拿快遞牌照?說到底,在這個網絡銷售風起雲湧的時代,電商之間的搏殺已經從價格蔓延到了物流,誰的速度快、誰的服務好,誰就更能抓住消費者的心,進而贏得更大的市場。
物流配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電商大戰如火如荼,價格競爭相當慘烈,尤其是8.15電商大戰和「雙11」促銷,電商們以降價為利器,雖然賺了個盆滿缽滿,但下單產品不能及時送達、服務滯後等也讓消費者抱怨不迭。近似於自殺式的價格戰由於後續服務跟不上,並沒有讓消費者感受到愉悅的購物體驗,短時間內網購產品數量大幅增加給快遞公司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有些甚至出現了爆倉的情況,以致於每每促銷過後投訴量便大增。粗放式的價格戰既透支了消費者的信任也透支了市場前景,而消費者更是對於低價營銷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一點我們從8.15和「雙11」的火爆到「雙12」的蕭條就可見一斑。另外,在營利的壓力之下,電商也不可能長期通過這種賺了吆喝、失了信譽的方式展開競爭。當此時,物流競爭便成為了必然。
專業人士認為,電商企業涉足物流配送,一方面與激烈的競爭格局不無關係,因為電商們拼價格始終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優質的服務質量才是競爭的更重要砝碼,而物流配送速度恰恰是優質服務的重要一環,無奈目前配送環節卻是電商們的「痛點」,如果自建物流,不僅可以讓客戶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同時也能起到促銷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網絡銷售日復一日地火爆,電商企業的物流配送業務與日俱增,已經成為快遞業務中不能忽視的一塊。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達38.3億件,同比增長52.3%,業務收入累計達738.1億元,同比增長了38.9%,其中電商訂單是快遞行業增長最快的一項業務,也是快遞企業目前極力爭搶的領域,部分快遞企業還專門成立了針對電商業務的速遞部門。對於這樣一塊美味蛋糕,電商企業的確沒有理由拱手相讓。當然,也恰恰是因為電商企業本身就擁有龐大的業務量,所以自建物流、涉足物流配送也成為了其有效降低成本的一種方法。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京東、蘇寧等紛紛獲得快遞經營許可,國內電商進軍物流領域已是大勢所趨。但需要注意的是,快遞市場紅紅火火的背後也凸顯出服務質量的問題。據2009-2012年物流配送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諮詢報告顯示,網購快遞的服務整體滿意度僅為39.8%。由此看來,電商進軍快遞業務後,能否守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產品送達將毫無疑問地成為競爭點。而對於在服務方面飽受詬病的快遞業來說,也必將會受到這些新入門者的刺激,促使其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務水平。
更多物流配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配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