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是一種普遍使用的顯微觀測儀器。我國顯微鏡市場需求潛力正在逐步釋放,2018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為295.44萬台,預計今年螢光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壯大。以下是顯微鏡行業現狀分析。
顯微鏡自誕生以來跨越了400多年的洗鍊,其商業化發展已進入成熟期,主要需求來自教學、生命科學的研究及精密檢測等,全球市場呈現平緩的增長勢態,具有一定的剛性需求。顯微鏡行業分析,21世紀以來,隨著生命科學的逐步發展,納米技術、半導體等新興領域應用的投資,推動了顯微鏡的市場需求,也促使了顯微鏡逐步趨於高解析度、智能數位化、一體自動化。
顯微鏡行業現狀分析,2010年,我國螢光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為7.5億元,到2015年我國螢光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6億元,到2016年我國螢光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3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8.23%。
2018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為295.44萬台,同比增長10.69%;出口金額為1.46億美元,同比增長8.96%,我國顯微鏡出口量及出口額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顯微鏡進口量為4.71萬台,同比下降15.44%;進口金額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5%。
在全球市場上,美國的教育及科研支出均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顯微鏡市場,其消費占比達到30%以上,接下來是西歐以及日本。相較於已開發國家,我國在教育及科研領域的支出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現階段,顯微鏡技術逐漸向納米、半導體等新興領域滲透,我國顯微鏡市場需求高端化趨勢加快,本土顯微鏡企業急需提升技術水平,搶占市場份額。
螢光顯微鏡在各領域中的應用都非常廣泛。螢光顯微鏡用於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運輸、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其使用從行業看主要集中於三個大方面:一是生物科學用顯微鏡,二是工業用顯微鏡,三是醫療用顯微鏡。因此螢光顯微鏡行業的下遊行業主要就是生物科學行業、工業以及醫療行業。
顯微鏡行業現狀分析,目前,我國三甲醫院所使用的高端光學顯微鏡幾乎被徠卡顯微系統、蔡司、尼康和奧林巴斯壟斷。目前國內有能力開始生產高端顯微鏡的企業較少,如永新光學、麥克奧迪、舜宇光學等。若國內能夠製造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端光學顯微鏡,無異是會面臨極大的市場機遇。
總的來說,我國顯微鏡進口數量有所下降,但進口金額仍保持增長,進口數量遠低於出口數量,但進口金額卻高於出口金額,相較於國際巨頭,我國顯微鏡行業盈利水平較低。但目前世界市場對高端顯微鏡的需求在增長,我國市場這方面的需求增長更快。以上便是顯微鏡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顯微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顯微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