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從誕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商品產業化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我國在一些在光學顯微鏡領域發展比較好的公司,其螢光顯微鏡產品只占到公司整體產品很小的比重。以下是顯微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顯微鏡市場呈如下特徵,顯微鏡市場需求平緩發展,技術逐步發展系其不斷增長的核心動力顯微鏡自誕生以來跨越了400多年的洗鍊。顯微鏡行業分析,其商業化發展已進入成熟期,主要需求來自教學、生命科學的研究及精密檢測等,全球市場呈現平緩的增長態勢。
顯微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近年來我國顯微鏡產量及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的趨勢,2015年國內顯微鏡行業消費量達到218萬台,銷售市場規模約37.4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50億元,產量高達300萬台。由於顯微鏡應用需求非常廣泛,因此該行業國內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2017年市場規模到57.9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67.3億元。
我國螢光顯微鏡行業發展已歷70餘年,如今,國內螢光顯微鏡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仍然是由外企生產出來的產品占據絕大多數。國內的眾多公司在螢光顯微鏡行業與外企的競爭角逐中始終處於下風,盤踞在行業的中低端市場。隨著國家鼓勵科技創新、創造風氣的盛行,我國螢光顯微鏡行業將在潮流的帶動下,更多的在產品製造的技術上下功夫,在兼收並蓄的同時,積極發展自己的技術,不斷創新。
螢光顯微鏡行業是伴隨著顯微鏡行業發展而逐漸興起的一個新的光學顯微領域。早期由於其發展的受限,市場規模一直處於較小的規模。在一些在光學顯微鏡領域發展比較好的公司,其螢光顯微鏡產品也只占到公司整體產品很小的比重。
通過對螢光顯微鏡行業內100多家公司進行分析,包括對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龍頭企業麥克迪奧(廈門)電氣有限公司,行業內的上市公司: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寧波舜宇儀器(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分析之後,發現除麥克迪奧電氣有限公司的顯微鏡業務占據主營業務比重高達50%以外,其他公司的顯微鏡產品比例都較低。
顯微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目前我國三甲醫院所使用的高端光學顯微鏡幾乎被徠卡顯微系統、蔡司、尼康和奧林巴斯壟斷。目前國內有能力開始生產高端顯微鏡的企業較少,如永新光學、麥克奧迪、舜宇光學等。若國內能夠製造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端光學顯微鏡,無異是會面臨極大的市場機遇。
展望2019,隨著國家科研的不斷投入,以及人才的不斷培養,將對螢光顯微鏡行業的技術狀況產生有利影響,將會慢慢改變我國螢光顯微鏡技術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促進行業技術改造升級。以上便是顯微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顯微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顯微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