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學校為單位或者是在一定區域內學生統一穿著學生裝已實行了近二十年。近些年各地中小學生校服頻出問題,亟待校服行業政策的監管和糾正,下面一起來關注一下2015年我國校服行業政策分析。
校服國家標準
2015年6月30日,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國家標準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此為中國首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準,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對學生校服的面料、製作安全要求和舒適度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在質量要求上,和同類產品相比,校服標準將達到一等品,有的要高於一等品達到優等品標準。
國家標準委表示,標準不再按照傳統做法對校服產品進行劃分等級,僅設立了一檔准入門檻。更多最新校服行業政策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校服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新出台的國標在安全角度作出明確的高要求,校服中的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含量應達到《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B類要求;燃燒性能、附件銳利性等應符合《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比如,小學生校服上的帽繩長度應該在一定範圍內,過長的話,容易纏繞脖頸。對校服的一般性能要求,標準規定要與現行服裝同類標準的一等品要求相當,特別是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起毛起球、色差等指標,相比一般服裝產品,校服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優等品水平。標準中還加入一些細節要求——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於35%;不允許在衣領處縫製任何標籤。
四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
《意見》認為,校服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嚴格依法進行校服企業登記註冊,校服供應和驗收應實行「明標識」制度,校服要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學校要在深入論證和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是否選用校服;選用學校要建立家長、學生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加強校服採購管理,加強採購公示,實行採購備案,同時依法嚴厲查處違規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建立校服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各地要逐步使更多學生能夠穿著校服,提倡對家庭貧困學生等群體無償提供校服。
更多校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校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