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醫療行業的需求增長,並且隨著健康意識的加強人均消費在醫療服務這塊的指出在不斷增加。醫療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環節,國家對於醫療體系改革的政策從十一五計劃到今年的十四五規劃,深化醫療衛生體質改革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醫療行業政策和醫療服務前景。
從上世紀開始,我國政府逐步推進醫療改革,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十五」計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對醫療體系改革的政策經歷了從「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到「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再到「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發展智慧醫療」的變化。
「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提出推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建立醫療機構競爭機制;「十一五」計劃(2006-2010年)時期,提出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醫保覆蓋範圍,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明確了逐步提高醫療保障標準,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十三五」規劃期間,提出推進醫藥分開,深化藥品、耗材流通體制改革;到「十四五」時期,明確了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發展智慧醫療。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剛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推動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長。隨著經濟增長及快速城市化持續推進,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2萬元穩定增長至2020年的3.22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7.9%。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和購買力的提升預期將進一步推動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2、中國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過往的獨生子女政策和中國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使中國的人口結構出現轉變,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1.84億,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3.1%。老齡化趨勢預期將會維持下去,65歲及以上人口不斷增加,導致中國醫療服務的需求的增加。
3、中產階級規模擴大,助推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長。大規模城市化及收入的提高導致中國中上階層市場消費主體的不斷增長。中上階層市場消費主體普遍接受良好教育,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較高。他們比較看重醫療質量而非價格,且更願意付費於民營醫療服務。在選擇醫療服務時,他們重視更高的醫療標準、更完善的服務設施、更高隱私度以及便利性,這將進一步推動醫療服務的需求增長。
以上就是小編對醫療行業政策和醫療服務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