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日前在上海西岸徐匯濱江舉辦,峰會以「新金融、新資本、新格局、新趨勢」為主題,聚焦「文化金融邁向新時代,藝術品金融發展模式與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文化產業機會」三個主題論壇。在其中的「藝術品金融發展模式與未來」研討部分,與會嘉賓分別闡述各自對藝術品市場現狀、風險和未來發展的觀點。
西方人反感視藝術品為投資工具
在西方,對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工具,他們是不青睞的。他們認為藝術品是用來收藏的。把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很多人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西方收藏界的大收藏家。你說藝術品可以做投資,很多人都有疑問,資金的取得當然可以通過私募方式,但是他進入市場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態呢?在國內包括藝術品投資和基金占的量是非常小的。不足以撼動和影響整個藝術品的市場。幾大基金總量加起來也不足西方市場的1%。當然這是一個另類的投資方式,雖然說有反對的聲音,但是它勢在必行。
通過藝術品行業分析報告了解到,中國的藝術品發展太重金融這一塊了,但是沒有金融,中國當代的發展確實沒有那麼樂觀。在中國當代來說,完全是靠金融作為支撐的。金融危機之後,國家提出了藝術金融,在那個時候市場最低,談金融是最好的,因為可以逢低買進。有大量的流動性進入市場。在中國因為金融的介入把這個產業向上推了。所有人都在做藝術金融,但是沒有人談專業度的問題。流動資金那麼大,怎麼操盤,怎麼鎖定,怎麼研究?第一,你要有藝術史專業,還要有市場經驗。我們做藝術基金的時候,是滿頭大汗,提心弔膽地抄底。(配置)70%的長線(投資)得是重要的代表作,還要有流動性。但是我們發現長線的作品短期內都變成了短線了。短線作品基本上是打了就跑。這種短線的風險是最高的。
剛剛也談到藝術品作為融資貸款的依據,或者說作為資產配置的可能性,西方都在談這個,包括很多私人銀行,甚至是花旗銀行都有藝術品部。我覺得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當然想進來做炒作的人也不少,但是對小量的資金也不至於有太多擔憂。
金融資本與藝術品充滿風險
我覺得藝術這個圈子並不大。從當代藝術來講,差不多有3萬名藝術家,現在有市場的不過30人。所以藝術圈子是一個專業的圈子。
關於金融資本與藝術品,我認為這個領域並不會大。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講起來非常光鮮亮麗,但是這也是充滿風險、充滿專業的項目。這個領域,圈子不大,大家做的業務種類也不一樣,我們不做基金,基金看起來利潤很大,但是牽涉的精力也是很大的,這個只是寥寥無幾的專業的人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大家都能效仿的事情。現在很大比例的藝術品基金都失敗了,沒有達到很好的預期,而且都是很不愉快的事情。有的是套不了現,有的是運營者虧了。
藝術授權和衍生品剛剛起步
我在台灣20年前開始做藝術授權這件事情。在15年前,開始關注大陸文化產業金融和藝術金融、文化產業的發展。在藝術金融方面,我更多是針對版權,就是如何把文化的內容變為金融方面可以去操作和投資的產品。
藝術授權在國外是比較成熟的事,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也都有專門的授權的展會。海外藝術授權的產值一年有2000億美元左右,包括一些卡通的授權,譬如迪士尼。在票房和原著背後的藝術授權產值比原著更高。
藝術授權和衍生品,國內沒有完整數據,未來在國內其實是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的,國內市場還剛剛起步。
做藝術品,生態圈最重要
作為一個區域平台產業平台的推進者,除了引進和建設美術館、藝術中心等文化載體,運作大量的文化活動的同時,我們也一直在研究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次的需求。滿足整個文化產業特別是藝術品產業發展的系統化平台。今年,兩個美術館在西岸相繼開館,接下來還有文化設施會在明年開工。上海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也投入運行了。平台有了,載體有了,內容有了,元素也有了,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催化劑就是金融。如何更好發揮金融的槓桿作用,加快推進我們藝術品產業的發展。
這一段時間,徐匯區政府的金融辦正在研究出台一個文化金融的產業政策,應該是12月初就可以公布了。其實政策,整個中國差異不會太大。我們也不希望整個西岸是一個政策窪地,產業高地。因為在政策沒有太大差異的情況下,做文化、做藝術品的生態圈比政策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