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經濟影響,我國醫藥行業增速逐年下降,但是近五年仍持續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為16.43%。全球醫藥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2%。下面進行醫藥原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醫藥原料行業分析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相關醫藥產品的需求逐步擴大。醫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速。
儘管近兩年醫藥工業總產值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醫療衛生費用支出逐年提高,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總體上,「十三五」時期醫藥工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根據產品價值和產品特徵的不同,化學藥品原料藥又可分為大宗原料藥和特色原料藥。其中,大宗原料藥是指青黴素、維生素、激素等大噸位、不涉及專利問題的傳統化學藥品原料藥。該產品的特點是產量大,生產企業多,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及附加值偏較低。
特色原料藥主要是指專利即將過期或者剛剛過期的,且具有合理仿製工藝技術、獲得國際認證文號的一部分藥品。與大宗原料藥相比,特色原料藥產品附加值高,行業前景廣闊,但只有一些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實力、擁有先進生產設施及規模化生產經驗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取高利潤。
我國原料藥行業主要可分為大宗原料藥和特色原料藥二大類。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大宗原料藥市場產能已經趨於飽和。隨著行業進入調整階段,以及環保政策、市場的倒逼,剩餘的企業將會獲得一定議價權,但整體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率較低。未來大宗原料藥企業可通過向下游製劑轉型等產業鏈延伸的方式增加盈利點,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目前我國特色原料藥市場總體競爭較為緩和,由於技術壁壘較高,因此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的競爭加劇現象。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內 GMP 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藝開發能力和國際認證經驗的提升,我國已經具備開發特色原料藥的條件。隨著人工成本上升、環保壓力加大,化學藥品原料藥難以保持價格優勢,向中高端原料藥挺近是原料藥企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以上便是醫藥原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醫藥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