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專利到期的專利藥品品種數量不斷增多,仿製藥的品種與數量也迅速上升,為原料藥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原料藥的產量不斷增長。下面進行醫藥原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醫藥原料行業分析表示,隨著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一系列藥品監管新政策的試點、實施,原料藥行業進入變革期。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製劑和疫苗產品生產國。不少地方政府把製藥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山東、江蘇、浙江、廣東、上海、河北等省市產業規模較大。
由於大宗傳統原料藥使用時間長、用量大、技術門檻低,國內企業近10年來上馬很多生產線。特色原料藥近年來同樣出現「大宗化」趨勢,前幾年作為特色原料藥明星產品的阿托伐他汀鈣,目前有14家企業持有生產批文,產能擴張使其往昔高利潤風光不再。
產能過剩問題長期困擾著原料藥行業,企業為爭奪市場,競相壓價出貨,其利潤空間不斷萎縮。與此同時,國內部分小品種原料藥因生產廠家少、產量低,存在廠家囤貨、流通商把持貨源、製劑廠商買斷等情況,惡意漲價使國內製劑廠商不得不高價購入,甚至買不到貨,這影響了國內藥品供應和製劑產品出口。
目前國內原料藥生產企業已超8000家,但主要還是以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大宗原料藥為主。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我國大宗原料藥的生產將越來越集中,工藝也會進一步提升。
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大宗原料藥的產能和產量將有所減少,供求關係趨於平衡,價格和利潤將逐漸恢復到較合理的區間,以往低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個別原料藥品種甚至存在失去價格競爭優勢而轉移到國外的可能。以上便是醫藥原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醫藥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