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對美的注重,我國整形醫院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整形醫院約有10000家,整形也成為熱門的『專業』。本文從醫生團隊、品牌效應、專業技術等多方面解析整形醫院發展現狀。
根據2011年CAPA對中國十省市醫美市場的調研數據,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醫美機構數量占了調查總數的46%。而最受歡迎的美容手術項目前5名分別是眼瞼手術、抽脂術、隆胸術、自體脂肪移植、鼻整形術,而最受歡迎的非手術項目前 5名則是肉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雷射脫毛、化學換膚、雷射皮膚磨削術。
美容與房產、電子通訊、汽車、旅遊並列國內五大消費熱點。現階段,中國整形美容行業涵蓋了醫療整形、醫療美容、注射美容等多方領域,涉及到包括骨科、婦科、口腔科、外科等眾多學科,已形成集整形器械、整形材料、整形技術的研發、生產、銷售、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鏈。
據世界銀行發展報告顯示,整形美容最為著名的韓國,其整形美容行業的年產值大約是600億元,占據韓國GDP的4%。中國作為人口數量世界排名第一,
GDP總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國,整形美容市場的需求及行業的發展在未來的5到10年內,將直接威脅韓國「整形第一國」的地位。
美容行業發展快速,但仍然有一部分以沒有行業基礎的小資產為主,醫院的硬體設施、專業人才仍然是他們發展的瓶頸。同樣,其中有很多的企業仍然在發展和贏利之間徘徊,企業文化匱乏,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和規範的作業流程,甚至少部分仍停留在對顧客多次不良開發的層面。以致於行業的大部分都處於品牌知名度高,但美譽度和忠誠度普遍不高。但中國龐大的整形市場需求,將是刺激中國整形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現從五點來分析整形醫院發展現狀。
1、只顧短效,無視品牌
來自中國醫師協會美容整形醫師分會的消息說:國內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存在著尷尬的現象:醫院比拼規模、廣告宣傳推廣,甚至伴有不良競爭等等,忽視了對技術的掌握和更新,對醫護人員素質的強化和提高,造成的後果是成本虛高、虛假信息蔓延,醫療事故層出不窮。國內的行業口碑、社會美譽度始終不見提升。
2、沒有專業的醫療隊伍
一個好的整形醫院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技術設備之外,還要有一支專業的醫療隊伍、完善有效的運行機制、濟世救人的人文關懷。整形醫院和其他醫院的不同支持在於,它對技術設備規模大小的依賴性較小,而對醫生的技術和責任性要求很高,另外整容手術的特殊性在於:更加注重私密性。現在國內很多私立整形機構是並沒有自己的醫生的,這就需要公立醫院比較有知名度的醫生來「幫助」,也叫做走穴,很多時候去醫院求美的人都會被拉到醫生自己合作的機構去做。超女王貝整容出現呼吸困難和緊急症狀,手術地點不是正規的醫院,也沒有專業的搶救設備,最後身亡。
3、整體規劃不清晰,決策靠拍腦門
曾經醫院的一位高管曾跟我說,我們今年年底要實現單月2000萬,我問道,那你們階段性指標分解情況,達成策略,預算情況以及整體的企劃方案是怎樣的呢?該高管聽的一頭霧水,估計是被我這幾個專業詞彙震住了,更別說拿出這些東西了。搞得我到現在還在深思,我如何把這幾個詞彙變成廣場舞大媽都能聽得懂的詞兒。
4、門診醫生和手術醫生分開
按道理,諮詢醫生和手術醫生應該是一個人,因為這樣醫患之間才能交流得透徹。因為醫生知道一些整形手術有風險,他們在最先和病人接觸時,就會和消費者把這些風險談得很清楚。而一些不正規的整形美容科室開始轉變運營模式,將門診醫生和手術醫生分開門診醫生由於最初接觸消費者,可以幫助招攬生意,但這些人往往不是醫生,或不是整形專業的醫生。他們在接觸消費者時,經常會把整形手術的效果說得天花亂墜,但卻隱去手術風險。與此同時,手術醫生卻沒有過多了解消費者的情況。這種情況打亂了醫生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容易產生糾紛,發生事故。
對於整形醫院來說,整形是幫助求美者改變身體狀況,更是幫求美者找回自信,找回自己,而現在整形醫院發展現狀卻很複雜,打廣告、打品牌、外包給投資人、管理水平低下、專業技術欠缺。新聞每天都在報導整形事故,這也讓大眾對整形有一定的警戒心。以上就是整形醫院發展現狀分析了。
更多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