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不斷劇增,現有的石油生產已不能滿足消費增長的需要,這需要我國的原油行業政策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給予原油行業更大的支持力度來促進原油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以下是原油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年7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組織制定了《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顯著下降,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率有所提高。
2017年5月,石化聯合會在《計劃》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調研石化企業及重點園區,編制完成了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綠色發展六大行動計劃。原油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即《廢水治理行動計劃》、《廢氣治理行動計劃》、《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行動計劃》、《安全管理提升行動計劃》、《節能低碳行動計劃》、《石油和化工園區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提供指導和參考。
在石化聯合會推進行業綠色發展的持續努力下,2017年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兩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更高的層面完善行業綠色標準,建立綠色發展長效機制,推動石化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2017年,全球經濟穩健復甦,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石油行業景氣指數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原油進口量創歷史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緩;下游需求回暖支撐成品油產量回升,消費量保持穩定增長;隨著降本增效,嚴控成本效果顯現,石油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原油行業分析,受油田後備資源接替不足、計劃性減產及寒潮天氣等因素影響,原油產量持續下降,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分化走勢。
2018年一季度,我國原油產量4633萬噸,同比下降2.0%,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4.8個百分點。3月份,原油生產同比下降2.2%,日均產量51.5萬噸。進口原油11207萬噸,同比增長7.0%。進口原油3917萬噸,同比增長0.6%,增速比1-2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原油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截至3月29日,價格為69.0美元/桶,比2月底上漲2.9美元/桶。
基於此,2019年商務部的成品油出口配額能否進一步擴擴張並跟上新增產能釋放而超過6000萬噸水平,將成為國內市場會否快速飽和過剩的關鍵。同時成品油出口配額若持續堅持目前「先煤後柴少汽」的原則,國內汽油過剩產能難以疏導,將嚴重考驗國內煉油行業產品結構的靈活性和經營毛利。以上便是原油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原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