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診斷儀器行業收入規模達2,600.68億元。經過近30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診斷儀器已經初步形成產品種類較齊全,且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以下對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
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達到3870億美元,體外診斷領域占據13%。診斷儀器行業分析指出,全球醫療器械2016年銷售額達到387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3%,未來5年增長速度有望加快,複合增長率達到5.1%。
2009-2022E全球醫療器械銷售市場達到3870億美元
由於超聲診斷設備具有無損傷、非介入、實時性、易操作、適用性廣、成本低等突出特點,目前已經成為主流醫學影像設備,在臨床應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並且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超聲診斷設備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現從四大市場概況來分析診斷儀器行業概況。
近年來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快速發展,2006年以來國內體外診斷產業以15%左右的年增長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1年國內體外診斷市場規模超140億元,預計2012年市場容量167億元6。同時,2012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增長率為16.71%,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預計2013年和2014年增長率均超過17%,到2015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201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由30個富裕國家組成,人口占世界18%,經濟份額占72%)人均IVD支出為28美元,而我國同期的人均IVD支出僅為12元人民幣,相比已開發國家還存在較大增長空間,預計未來數年將保持15%-20%的年增長率。
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目前,我國體外診斷市場包括眾多子領域,按診斷方式區分,可以分臨床生化診斷、臨床免疫診斷、分子診斷、血液和體液學診斷、微生物學診斷等類別。
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體外診斷產品行業在我國屬於新興產業,與歐美國家相比起步晚,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後。在我國,由於產業發展時間較短以及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多數體外診斷產品廠商規模較小,主要經營單一領域或單一技術及產品,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由於我國體外診斷產品的終端用戶各醫學實驗室分布在全國各地,因此產品分銷具有較為明顯的區域性。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我國體外診斷產品的服務商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經銷品牌自然形成不同的主要覆蓋區域,總體而言我國體外診斷產品流通與服務行業市場集中度低,企業數量眾多,大多數服務商規模較小且經銷品牌單一。
診斷儀器行業概況分析,根據實際需要鼓勵應用國產儀器,建立首台示範項目。探索內外資企業聯合投標,國產儀器與外資技術配套等方式達到「市場換技術」的效果。相關政府部門應給國產檢測儀器足夠的話語權,提供推介、展示的平台。隨著政策的東風,國產儀器的發展勢必更加迅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這種夾縫中發展的荊棘之路將成為國產儀器騰飛的動力。
更多診斷儀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診斷儀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