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達到3870億美元,體外診斷儀器領域占據13%。體外診斷在臨床上的使用率極高,是醫生最主要的診斷手段,理所當然成為最大的醫療器械細分領域。以下對診斷儀器行業布局分析。
診斷儀器行業布局分析,經過近30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診斷儀器已經初步形成產品種類較齊全,且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目前,我國診斷儀器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診斷儀器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診斷儀器行業收入規模達2505.96億元,2014年至2016年診斷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4-2017年我國診斷儀器市場規模
國內體外診斷行業正逐步崛起。相對於國外成熟市場,國內呈現基數小、增速快的特點。受醫保控費影響,國內醫療機構15%藥品加成逐步取消,診斷等醫療項目「此消彼長」。我們認為IVD行業有望受益於醫改的大趨勢,長時間保持較快的成長速度。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診斷儀器行業布局。
一是由於三甲醫院習慣引進昂貴的進口儀器,認為國際品牌更穩定可靠;
二是在IVD行業里,儀器與試劑相配套,很多試劑國內沒有生產能力,只有採購進口品牌的儀器和試劑;
三是患者方面的原因,進口品牌已經在患者群體積累了一定的口碑,面對價格低廉的國產試劑,他們寧願選擇更昂貴的進口品牌。這都成為了國產IVD產業的發展所面臨的難題,而其最終原因恐怕還是技術問題。
未來隨著研發水平和工藝水平的提升,在一些中高端領域完成進口替代後,國產產品市場份額會逐步提升。一批優質的國內龍頭企業也會脫穎而出,依託產品進步和業內併購擴大市場占有率,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診斷儀器行業布局分析,與國外同行「儀器+試劑」一體化發展模式不同,國內廠家原先主要從事診斷試劑生產以及作為海外產品在國內的代理商,目前部分優秀國內公司也開始儀器的研發生產,未來產品模式將由單純試劑生產向儀器試劑一體化系統化方向發展。
更多診斷儀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診斷儀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