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診斷儀器行業一直保持約20%的增長速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正迎頭趕上。受限於整體技術水平,我國診斷儀器在中高端技術應用領域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產品線多集中於中低端。以下對診斷儀器行業投資分析。
診斷儀器行業投資分析,與國外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體外診斷行業還處在發展的前期階段。我國人口約占全球的 1/5,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卻僅為全球的3%;我國體外診斷產品人均年消費額僅為1.5美元,而已開發國家達到25-30美元;全球IVD市場約占全部藥品市場的5%左右;而我國僅為1-1.5%左右。診斷儀器行業分析指出,全球診斷儀器2016年銷售額達到387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3%,未來5年增長速度有望加快,複合增長率達到5.1%。
2009-2022E全球診斷儀器銷售市場達到3870億美元
診斷儀器作為集機、電、光、材料、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專業與先進技術的高度綜合,既是創新研究的工具,更是創新研究的主體。在國內基礎科學和前沿科技投入和重視程度不斷攀升,諸多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的大環境下,在診斷儀器的需求上仍嚴重依賴進口。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診斷儀器行業投資。
伴隨診斷行業小藍海市場,行業增速超30%。需求端:腫瘤患者數量逐步增加,藥物可及度提升;供給端:靶向藥、免疫治療研發持續增加,今後十年藥物發展主趨勢;政策端:鼓勵抗癌藥物投放,鼓勵伴隨診斷髮展;支付端:醫保騰籠換鳥,為靶向藥支付提供空間。診斷儀器行業投資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市場規模約3億美元,過去7年CAGR超30%,且有加速趨勢。
他山之石:美國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時期,全球大型診斷企業和小而美特色診斷公司並存。日本鼓勵藥企與體外診斷試劑企業在研發早期就開展密切合作,市場明晰有序。診斷儀器行業投資分析,我國伴隨診斷行業的技術進展和審批進度與美日相差不大,今後中外企業產品有互相滲透的趨勢。
伴隨診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研發能力,突破儀器壁壘。醫院選擇產品時會考慮兩點,一是檢測結果是否可靠,二是廠商是否能提供全產品線的服務。診斷儀器行業投資分析,較強銷售能力,產品進院及臨床認可度。專業的銷售能力保證順利進院,解決醫生的科研需求,臨床醫生的認可度不可忽視。高效的管理,把握行業方向及制定合適的戰略。伴隨診斷行業目前屬於高科技技術創新型行業,在技術的先進性和臨床適用性上做出平衡和判斷,制定合適的推廣戰略都關係到公司的發展。
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以關鍵核心技術和部件自主研發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工程化和產業化,研製一批核心關鍵部件,顯著降低核心關鍵部件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高端通用科學儀器的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行業核心競爭力。診斷儀器行業投資分析,中國的診斷儀器的大部分市場長期以來被國際企業所占據,通過資本的助力,有利於推動前沿科技和高技術產品的發展,提高我國診斷儀器的製造水平。
更多診斷儀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診斷儀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