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進入2025年,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如何實現從競爭優勢構建到可持續發展的跨越,成為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關鍵課題。眾多城市積極探索,試圖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而動態能力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態系統」 概念在戰略管理領域廣泛應用,創新生態系統以價值主張為連接基礎,是多方參與的價值共創體系。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慧城市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智慧城市作為典型的創新生態系統,通過數位技術重塑城市空間,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它協同多個行動者,利用先進數位技術,如傳感器、數據分析等,優化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營造多元組織共生的環境。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存在生態主,負責設定系統目標、定義行動者角色,促進各方協同創造價值,管理技術設施與價值活動。生態主需應對複雜環境,協調多方關係,才能達成城市智慧化目標。
動態能力被視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通常分為感知、捕獲和重新配置能力。在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雖然動態能力的重要性得到認可,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現有研究對創新生態系統情境下獨特動態能力及其微觀基礎探討不足,多聚焦企業或產業層面,對生態系統視角下動態能力內涵與影響的系統分析較少,且缺乏對多元組織動態能力來源的實證研究。在動態能力後果研究方面,以往文獻主要關注企業績效,對創新生態系統競爭優勢之外的後果變量探討較少,而智慧城市更注重可持續發展等多元價值主張。此外,現有研究對創新生態系統中不同動態能力的組合與配置問題討論不充分,難以滿足智慧城市複雜系統的需求。
為探究智慧城市生態主如何發展動態能力實現系統可持續發展,採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該方法適合解決現有文獻未充分解釋的過程性問題,有助於深入剖析動態能力微觀基礎與影響機制。
選取浙江省三個智慧城市作為案例,浙江省是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先驅,其智慧城市建設基礎紮實,技術支撐強,協同能力突出,且不同城市智慧化路徑各異,能提供豐富質性數據。案例選擇遵循三個標準:構成創新生態系統,擁有多個行動者;構建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至少一個智慧城市目標。
通過多種方式獲取數據,包括生態主和生態夥伴的半結構化訪談、二手資料以及項目實際參與和觀察。半結構化訪談是重要數據來源,為確保數據質量,研究團隊採取多種措施,如延長數據搜集時間、運用訪談技術、建立案例資料庫、進行三角驗證以及反饋研究結果。
採用三級編碼流程對案例質性數據進行分析。首先進行開放編碼,將訪談記錄提煉為初始範疇;接著進行主軸編碼,基於 「條件 - 行動 - 結果」 範式,將副範疇歸納為主範疇;最後進行核心編碼,構建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動態能力分析框架。
生態系統感知能力體現在用戶需求洞察和生態夥伴篩選兩方面。當智慧城市開發新應用場景時,生態主需洞察用戶需求,評估市場和技術,與夥伴協同感知,識別新需求並開發新服務。同時,要篩選合適的生態夥伴,評估其價值,建立新合作關係,以構建可持續的創新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捕獲能力表現為價值主張重塑和生態系統建構。生態主需評估用戶痛點,將其轉化為新產品或服務,協同不同數位化承諾,形成新的價值主張。在生態系統建構方面,基於數字資源控制權明確行動者分工,建立資源分配過程,搭建溝通渠道,實現市長智慧與市民智慧的交互。
生態系統重新配置能力包括敏捷價值創造和智能化組織。隨著市民需求變化,生態主需重新評估資源,調整價值創造流程,與夥伴合作應對技術升級。同時,利用數位技術對生態系統進行智能化調整,根據價值主張變化調整激勵機制,確保生態系統韌性。
基於案例分析,提出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動態能力分析框架,包含三種影響機制。通過協同技術創新和制度公平,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主張;通過協同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形成多元參與機制;通過協同數據開放和數據保護,構建數字治理機制。生態主綜合運用三種動態能力,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通過對浙江省三個智慧城市的案例研究,識別出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所需的三組動態能力,即生態系統感知能力、生態系統捕獲能力和生態系統重新配置能力。提出動態能力分析框架,揭示生態主通過三大協同機制推動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本研究將動態能力作用邊界拓展到創新生態系統,深化了對動態能力內涵的認識;構建分析框架,揭示動態能力對系統可持續性的影響機制,拓展了動態能力後果研究;為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提供新視角,強調動態能力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在技術架構層面,城市管理者應綜合運用動態能力,優化要素配置,推動數據互通與技術融合。在應用場景層面,基於動態能力滿足群眾和市場主體需求,提升智慧城市惠民水平。在組織系統層面,從創新生態系統視角出發,加強政企合作與市民參與,推動城市治理變革。
研究存在一定局限,對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衰退因素探討不足,未充分考慮市民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且研究情境具有獨特性。未來可進一步探索相關因素,在不同情境下檢驗動態能力與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文章圍繞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動態能力展開,從理論到實踐,深入剖析其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為2025年智慧城市行業競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後續研究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相關領域,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更多智慧城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慧城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