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環作為目前備受用戶關注的科技產品,其擁有的強大功能正悄無聲息地滲透和改變人們的生活。下面是智能手環市場規模分析:
當前智能可穿戴終端多以手機輔助設備出現,其中以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和智能眼鏡最為常見,三者占據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70%以上。智能手環普及程度最高,功能簡單;智能手錶平台和方案眾多,功能多樣;智能眼鏡技術門檻高,實現的功能也最為複雜。
智能手環市場規模分析顯示,根據Gartner的數據,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26588萬台(包含藍牙耳機),預計2017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幅將達到16.7%,總銷量將達到31037萬台,全球總營收為305億美元,其中有93億美元來自於以蘋果AppleWatch和三星Gear為代表的智能手錶類產品。
預計到2021年,全球將賣出5.05億台可穿戴設備,其中智能手錶銷售量將接近8100萬支,占整體可穿戴設備銷售量的16%;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將創造550億美元營收,其中智能手錶營收將高達174億美元,是所有可穿戴設備當中最具潛力的類別之一。
當前,智能手環相對比較流行,但IDC認為,將來智能手環的市場份額將下滑。IDC預計,2017年全球智能手環出貨量將達到4760萬部,而2021年將達到5220萬部。
受惠於Apple Watch相對穩定的平均售價(ASP),整體智能手錶的營收也有所增長。智能手錶的產量增加,將略微降低其製造與零件成本,使整體的平均售價從2017年的223.25美元,微幅降到2021年的214.99美元。
分析智能手環市場規模,從產品類別來看,蘋果在智能手錶市場的占有率仍高居所有供應商之冠,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供品牌搶進市場,蘋果在智能手錶市場的市占率將從2016年的三分之一左右,下滑到2021年的四分之一。兒童智能手錶未來將成為增幅最明顯的類型,在2021年將達到整體出貨量的30%。
更多智能手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手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