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智能手環市場上,華為以32.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小米以20.1%的占有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樂心,市場占有率為7.9%。智能手環的市場銷量在下滑,不得不面對的是,智能手環功能單一,很容易被其他電子產品所替代。以下對智能手環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手環發展趨勢分析,我國智能手環自2013年開始出現,市場發展迅速,2018-2023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其中2013年市場規模約6億元,2014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20億元,2015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45億元,2016年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56億元左右,並預計2017年將會達70億元的規模,平均增長速度15%以上。
目前手環逐步被辦公白領所接受,甚至替代手錶。智能手環成為了窺探穿戴設備市場發展的風向標。然後至今智能手環市場發展趨勢任然急劇加強,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向了這一市場,目前國內手環市場的繁榮不假,但是對用戶需求和行業意義的理解卻有限,在選擇智能手環供應商時需要注意的公司的發展定位和對用戶體驗使用的價值。現從兩大方向來分析智能手環發展趨勢。
在小米推出79 元超低價手環之前,智能手環價格一般都在數百元乃至干元以上,是屬於少數人,特別是注重健康的小資人群的產品。智能手環發展趨勢分析,79 元小米手環的推出,將智能手環這一產品推向了大眾人群。未來將有更多廠商推出價格在百元以內的智能手環產品,智能手環將成為平民化的數碼產品。
目前有少部分智能手環內置了用戶的個人ID信息,可以在較近範圍內對用戶ID進行識別。以小米手環為例,小米手環的個人ID識別功能可以對手機進行解鎖。小米已經宣稱下一代的小米手環可以連接小米智能家居,擴大小米手環的使用場景。智能手環發展趨勢分析,另一款智能手環——迪士尼的MagicBand,則可以讓用戶在迪士尼樂園範圍內,能夠通過手環完成驗票、簽到、購買迪士尼商品等行為。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將目光從運動健康類功能轉向應用場景更為廣泛的個人ID識別功能。
智能手環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前按照當前的智能手環的技術和架構是可以滿足當前用戶的需求,且每年處於遞增的局面,2018年後,如果廠商們未有技術上較大突破或者把產品做到差異化,市場出貨將會有所回落。市場細分已成為一種局勢,主打老年健康管理的、女性美容管理、生活服務、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清晰的定位加上技術的突破,很多廠商都努力的在智能手環市場劃分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激烈的競爭下,讓人期待更多黑科技的智能手環。
更多智能手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手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