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更多行業相關內容可查詢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器行業競爭格局。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2月份汽車市場產銷情況。新能源汽車同比延續高速增長勢頭,產銷量同比增幅約3倍,但相比2014年底,數據呈現大幅下滑趨勢。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影響,3月或迎新能源汽車拐點。但我國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目標不變,2015年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也將加速整合。
相較於去年11月和12月的數據,今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出現了大幅下降。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新能源汽車共生產6190輛,銷售604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3061輛,銷售2890輛,分別增長2.8倍和4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
而2014年11月新能源車生產9728輛,12月新能源車產量超過2.7萬輛。對此,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解釋稱,新能源車補貼實行退坡機制,一部分企業將2015年1月生產的新能源車提前統計進入2014年,以享受補貼政策。
董揚強調,今年3月和4月的產銷量數據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維持2014年的數據水平,說明新能源車的增長依然動力十足,但如果後續的產銷數據仍然維持在6000輛的水平,則「可能出現了問題」。
按照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原則,2015年的補貼金額將較2013年降低10%,這造成了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大幅提升。專家指出,隨著市場化應用的渠道逐漸打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紅利」將會逐步減少。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