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持續萎縮的背景下,我國中藥貿易也「出師不利」,陷入低迷,成為同期整體醫藥出口下滑最大的品類。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中藥貿易額為22.8億美元,同比下滑6.3%。其中,出口17.5億美元,同比下滑9.0%;進口5.3億美元,同比微漲4.0%。
上半年,中藥類產品包括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負增長,且出口量和出口額「雙降」,在中藥類產品出口紀錄上實屬罕見。
中藥類產品進口止跌回升
上半年,中藥類產品進口5.3億美元,同比增長4.0%,實現了止跌回升,再次邁入正增長時代。具體到品種類別,提取物和保健品進口同比大幅增長,而中藥材及飲片和中成藥仍保持低迷,跌幅均超過兩位數。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提取物進口2.7億美元,同比增長24.2%,進口品種主要集中在薄荷醇、檸檬油等精油產品以及甘草酸粉等;保健品進口額為8219.8萬美元,同比增長15.7%。需要注意的是保健品之所以實現正增長,主要是其進口價格的跨越式攀升,攀升幅度高達73.8%,而其進口量有33.5%的降幅;中成藥進口1.1億美元,同比下跌17.0%。中成藥與保健品狀況完全相反,中成藥進口下跌主要原因為量升價跌,雖進口量增長80.8%,但難抵價格54.1%的下降;中藥材及飲片延續了低迷的態勢,進口7583.9萬美元,同比下跌21.1%。大宗品種進口價格下降是主要原因,如甘草進口價格同比下滑29%,鹿茸進口價格同比下滑25.6%,還有紅豆杉、人參、茯苓等品種。
中藥材及飲片出口量跌價升
上半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額4.9億美元,同比下降9.6%;出口量7.0萬噸,同比下降25.2%;出口均價7.1美元/千克,同比大幅增長20.8%,量跌價升是上半年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的主要特點。可喜的是,中藥材及飲片出口跌幅收窄,較去年全年近20%的跌幅有迴轉跡象。
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的前10大品種分別為:人參、枸杞、地黃、黨參、半夏、菊花、白朮、茯苓、黃芪和川芎。其中,僅人參、半夏和茯苓出口額呈現正增長,其他的均同比下滑。人參是表現非常搶眼的品種,上半年人參出口量同比增長154.8%,達1162.2噸;出口額同比增長69.7%,達8831.2萬美元。人參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日本,占出口總額的55.6%。另外,半夏上半年的出口也頗受關注,出口量同比增長150.4%,出口額同比增長100.8%。日本是半夏最大的目標市場,占總出口額的61.5%。令人遺憾的是,排名前十的品種中,地黃、黨參、菊花、黃芪、川芎出口額跌幅較大,均超過了兩位數。
亞洲地區依舊是我國中藥材及飲片的主要市場。中國香港是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的第一市場,上半年內地對香港出口2.58萬噸,同比下降34.7%;出口額1.45億美元,同比下跌21.6%;價格同比上漲20.1%。日本是我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的第二大市場,上半年對日出口9244.3噸,同比增長6.4%;出口額達到1.3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出口價格同比上漲27.7%。兩大市場的境況截然相反,對日出口的大幅增長使得整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跌幅有所收窄。
另外,上半年還有幾個市場值得關注,中國台灣、德國、義大利等市場均保持了正增長。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