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鎮人口10年內增速達到35.49%,2000年,我國總人口數為12.67億人,其中城鎮人口為4.59億人,截至2015年末,我國總人口13.75億,其中城鎮人口占比為56.10%,這給城鎮生活環境帶來了極大壓力,尤其是城鎮生活垃圾的處理。
2016-2021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2009年以來,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總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到2014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了1.76億噸,同比增長2.41%,2009-2014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年複合增速達到了12.2%。2015年,全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92億噸。
城鎮生活垃圾屬於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燒發電是垃圾處理的一種重要方式,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約480萬千瓦,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年處理垃圾約8000萬噸,約占年垃圾產生量的40%。
垃圾焚燒是目前內地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儘管其技術及設備均已達到一流水準,但民眾對垃圾焚燒的接受度仍舊較低,多次發起「鄰避運動」抗議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建設。因此確保信息的對稱性和透明度至關重要。未來隨著民眾意識的不斷提升,垃圾發電有望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在土地資源稀缺、垃圾「圍城」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垃圾焚燒發電是大勢所趨。現在,政府要加強監管和引導,取信於民,從而破解「鄰避」效應。為此,國務院部署解決垃圾發電「鄰避」效應問題,環保部已牽頭,已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更多生活垃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活垃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