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黃金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黃金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黃金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黃金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黃金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黃金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黃金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黃金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黃金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黃金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國際金價再創新高,再次讓人們的目光高度聚焦到黃金這一投資品種上。不過,仍不能因為一時的熱潮,而忽視其中的一些細節和潛藏的風險。 首先,拉長時間來看,金價歷史上實際並非只漲不跌。以倫敦金的走勢為例,歷史上就曾出現過大級別調整,一些調整階段經歷時間漫長,且跌幅巨大。比如在2011年至2015年期間,倫敦金曾經歷一輪深幅調整,價格從每盎司超過1900美元,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出頭,近乎「腰斬」。 其次,隨著更多的投機者湧入,近年來黃金具有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金價走勢與實體的供求關係的關聯度已有所降低。這意味著,如今金價的波動更多受到地緣形勢以及一些突發性事件的影響,這些因素使得金價走勢隨時可能出現戲劇性變化。 再次,由於黃金的牛市已長達十年,連續上漲強化了人們對於金價單邊上漲的預期,一旦金價出現不如預期的變化,將使得一些投資者由於事先毫無準備,缺乏應對措施,可能會進退失據,最終造成更大的損失。 最後,目前投資黃金的渠道很多,方式各異,包括直接投資金條、購買金飾、投資黃金ETF、投資銀行積存金、交易黃金期貨等,但不少人對其中的細節缺乏了解,對其中的風險亦無感知。比如,一些人通過購買金飾的方式投資黃金,卻不了解商家在回收金飾時可能會收取一定服務費,回收價格也可能會明顯低於市場價,以及金飾回收過程中附加在金飾上的工費損失等問題,使得即便市場金價上漲不少,但手中金飾在回收後仍未賺錢甚至虧錢。又如,一些人對黃金期貨的槓桿特性沒有深刻認識,盲目重倉,最終可能產生自身難以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