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零售業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零售業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零售業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零售業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零售業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零售業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零售業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零售業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零售業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零售業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星展集團研究部分析師Geraldine Wong和Derek T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與市中心的購物中心相比,新加坡郊區零售行業在2025年將有更強勁的增長前景。他們表示,隨著出境游高峰的到來,「鑑於其內生性增長前景更加明朗,我們繼續看好郊區零售」。與此同時,兩位分析師表示,隨著遊客消費降級趨勢和新加坡元匯率高企可能持續,依賴旅遊業的中心地區的購物中心「將在2025年表現落後」。星展集團預計,由於供應緊張的形勢支撐著高入住率和租金的高增長,新加坡整體零售行業將維持有利的供需動態。該行在該行業的首選股是凱德商用新加坡信託和星獅地產信託,理由是遠期收益率「具有吸引力」。
中國商業聯合會網站近日發布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月度分析稱,7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49.6%,較上月小幅下降1.3個百分點。數據顯示,7月份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增長趨勢出現明顯分化。商品經營類指數和電商經營類指數下降,電商經營類指數仍維持在擴張區間。租賃經營類指數較上月微升0.7個百分點。分析認為,7月份開始進入暑期,家庭餐飲聚會和外出旅遊消費增多,商品零售進入傳統淡季,商品經營類企業和電商經營類企業對本月商品零售預期下降符合行業規律。隨著炎炎夏日來臨,老百姓逛商場避暑納涼的意願增強,以服務消費為主的租賃經營類指數維持在中高位景氣區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