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鎮化行業的大體環境信息
根據PEST分析模型以及對行業研究經驗對城鎮化行業在國際和國內的經濟環境全面深入分析,分析城鎮化行業政策和相關配套動向。為企業、投資者、創業者、本行業能夠把握城鎮化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做出一個判斷,通過企業營銷的努力來適合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達到一個預期的目標。
2、城鎮化行業競爭環境的分析
報告大廳依靠全面的資料庫資源,通過數據分析城鎮化行業在市場競爭情況和市場的供求現狀。為安全行業提供發展規模、速度、產業集中度、產品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產品價格、效益狀況等重要的信息,並且為安全行業研究預測未來幾年安全行業市場的供求發展趨勢。城鎮化行業主要上下游產業的供給與需求情況,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變化及影響因素,城鎮化行業的競爭格局、競爭趨勢,與國外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差距,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等;
3、城鎮化行業微觀市場環境分析
了解城鎮化行業當前的市場情況、市場規模和市場的變化競爭情況。能夠為城鎮化行業的企業、投資者提供企業規模、財務狀況、技術研發、營銷狀況、投資與併購情況、產品種類及市場占有情況等;
4、城鎮化行業的客戶需求分析
主要是研究城鎮化行業消費者及下游產業對產品的購買需求規模、議價能力和需求特徵等,城鎮化行業產品進出口市場現狀與前景,城鎮化行業產品銷售狀況、需求狀況、價格變化、技術研發狀況、產品主要的銷售渠道變化影響等,企業的重點分布區域,客戶聚集區域,產業集群,產業地區投資遷移變化;
5、城鎮化行業發展關鍵因素和發展預測
分析影響城鎮化行業發展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影響力,預測城鎮化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城鎮化行業的進入機會及投資風險,為企業、投資者、創業者、制定行業市場戰略、預估行業風險提供參考。
總結:城鎮化行業研究是靠我們專業人員的精心分析以及強大的數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城鎮化行業為主線,全面整合安全手行業、市場、企業等多層面信息源,依據權威數據和科學的分析體系,在研究領域上突出全方位特色,著重從行業發展的方向、格局和政策環境,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準確把握安全手行業發展趨勢,尋找最佳投資機會與營銷機會,具有相當的預見性和權威性。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在2025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提到,農村居民轉市民將大幅度提升其消費能力。他建議,從2025年開始,連續五年左右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元,專門用於支持城鎮化的建設,重點支持農民轉市民與各地戶籍率變化直接掛鉤,以激勵地方政府持續推進城鎮化的建設。(睿見)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表示,在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統籌關係中,「人出來,錢進去」至關重要。所謂「人出來」,就是指通過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讓人去選擇能夠最大化個人收入的地方。所謂「錢進去」,就是指在鄉村振興中,要有一些商業資本、技術,以及中央的或上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投入到農村去,去發展當地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如農業的規模經營、旅遊產業等。(21財經)
12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舉行《202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重大成果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必須要啟動的,通過提高城鎮化的比例,爭取達到75%以上。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就是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上的差距,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目標,由現階階段中等收入群體4億人增長到8-9億。(第一財經)
新型城鎮化概念異動拉升,建科院20CM漲停,深圳瑞捷、設研院、新城市、啟迪設計等快速跟漲。
新型城鎮化概念局部異動,浙江建投直線漲停,此前盈建科20CM漲停,文科股份、大千生態、山水比德、杭州園林、建科院等跟漲。
新型城鎮化概念震盪走高,新城市、舜宇股份、美麗生態、綠茵生態漲停,蘇交科、蘇州規劃、蕾奧規劃、山水比德等快速跟漲。
中信證券認為,我國房地產行業總規模的確受到長期因素的制約難以大幅增長,但我們仍然看好核心城市在限制政策優化後的需求潛力。我們測算19個超大特大城市外地人戶分離家庭戶的潛在增量購房需求約3.1億平米,是當前新房庫存的1.5倍,2023年銷售面積的2.1倍。4個一線城市新增購房需求潛力均超過3000萬平米,合計為市場庫存的3.3倍,2023年新房銷售規模的4.6倍。看好「二次城鎮化」為核心城市帶來的結構性購房需求,看好業務布局高度聚焦核心城市,具備突出產品能力與順暢融資渠道的開發企業的投資價值,也看好聚焦存量的房地產交易服務商和物業服務龍頭公司。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縣域面積占比約90%,人口占比超50%,GDP占比接近40%。發展縣域經濟是新發展階段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的著力點。近年來,縣域經濟呈現「兩個下沉」特徵:一是出現以家電家具改善型需求和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消費下沉,二是結合四大功能定位出現產業鏈下沉。此外,預計在7月三中全會指引下,土地、財稅等機制還將持續改革,為縣域城鎮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建議關注受益於消費下沉的家電、餐飲、紡服等細分領域,以及估值性價比較高的縣域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