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行業現狀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有:
1)基礎設施行業生命周期。通過對基礎設施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需求增長率、產品品種、競爭者數量、進入壁壘及退出壁壘、技術變革、用戶購買行為等研判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2)基礎設施行業市場供需平衡。通過對基礎設施行業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進出口狀況研判行業的供需平衡狀況,以期掌握行業市場飽和程度;
3)基礎設施行業競爭格局。通過對基礎設施行業的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的分析,掌握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五種力量;
4)基礎設施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為數據分析,包括基礎設施行業的競爭企業個數、從業人數、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出口值、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負債、行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
5)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競爭主體企業。包括企業的產品、業務狀況(BCG)、財務狀況、競爭策略、市場份額、競爭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資及併購分析。包括投融資項目分析、併購分析、投資區域、投資回報、投資結構等。
7)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策略、渠道結構、產品策略等。
基礎設施行業現狀分析報告是通過對基礎設施行業目前的發展特點、所處的發展階段、供需平衡、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主要競爭企業、投融資狀況等進行分析,旨在掌握基礎設施行業目前所處態勢,並為研判基礎設施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關基礎設施行業現狀分析,可供參看:
在關稅戰的背景下,巴西總統盧拉訪華5天備受關注,中巴簽下了從政治宣言到商業合同,雙方關係再進一步。剛剛結束的北京中拉論壇,還有多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領導人,共同出席。從經濟到戰略,身處美國「後花園」的這些地方與中國如何互動,又如何撥動著地緣政治的天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執行所長孫岩峰提到,巴西經濟高度依賴外部市場,亟需在動盪國際局勢中錨定發展預期。作為拉美地區領頭羊與新興大國代表,巴西始終將多邊主義視為核心戰略訴求,此次訪華旨在深化與中國的多邊協作,通過強化雙邊機制性合作,進一步拓展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中國對巴西的大豆進口是本次盧拉訪華中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孫岩峰認為,中巴年內或達成大豆貿易重大協議,此舉將直接服務中美博弈戰略需求。面對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壓力,中國需確保關鍵農產品進口穩定性,而當前全球大豆貿易格局下,中巴增量合作必然導致中美供需此消彼長。 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志偉指出,巴西「三線並進」深化對華合作:基建領域聚焦港口、道路、機場等樞紐升級;科技前沿著力5G/6G通信與半導體技術突破,借力中國經驗破解已開發國家技術封鎖;製造業層面通過產能合作推動巴西工業體系升級,重塑其產業競爭力以扭轉全球市場份額萎縮態勢。(鳳凰衛視)
最新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公司進一步提升了在日本五大商貿公司的持股比例。對於巴菲特持續買入日本股票,有分析認為,日本貿易公司目前的交易價格遠低於峰值,所以巴菲特可能認為這是一個買入更多股票的機會。隨著川普關稅政策的大量變化,市場不確定性加劇,但貿易公司涉及的業務範圍很廣,所以巴菲特可能認為它們是安全的押注。考慮到商社仍然是巴菲特在日本唯一投資的領域,有投資者猜測,伯克希爾可能會利用其在商社的持股進入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的交易,這些領域是美國公司的重要全球利益所在。特別是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會晤後表示,日本對美投資增加以及美國液化天然氣採購量提升是重要成果之一。(證券時報)
3月14日消息,據報導,高盛指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活動開始復甦,這可能推動鋼鐵、水泥和銅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其指出,最近考察「初步印證了我們對2025年中國建築需求的樂觀預期」。高盛仍然偏好水泥、銅和鋁土礦,並漸進看好鋼鐵和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