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消費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消費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消費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消費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消費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消費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消費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消費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消費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消費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消費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消費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消費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華創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董廣陽表示,2024年消費呈現出逐步回升的態勢,隨著去年四季度消費數據出現改善,2025年消費應該說將呈現出走過底部,並逐步回升、恢復的狀態。董廣陽指出,從經濟結構層面來講,消費對GDP的貢獻比例應該占主體地位。目前,成熟經濟體中消費的貢獻占比一般在60%以上,大量預防性儲蓄之下我國目前是50%出頭。「可以看到,目前決策層對消費問題已經開展工作部署,包括就業、收入,以及消費的直接刺激等方面,2025年大機率會有更多相應的政策出台和落地。」董廣陽說。(澎湃新聞)
日前,全國各地已陸續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海外大廠也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旗下最新產品。從A股市場看,消費電子行業近期表現不俗,Wind數據顯示,萬得消費電子產業概念指數近幾個交易日漲勢強勁,自1月6日以來累計上漲6.49%。分析人士認為,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政策有望提振下游需求,縮短消費者換機周期,產業鏈上游受益程度或高於中游和下游。(中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