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行業趨勢研究報告是通過對影響農村行業市場運行的諸多因素所進行的調查分析,掌握農村行業市場運行規律,從而對農村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特點、市場容量、競爭趨勢、細分下游市場需求趨勢等進行預測。
農村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農村行業發展趨勢特點分析。通過對農村行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總結出未來農村行業總體運行趨勢特點;
2)預測農村行業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3)預測農村行業市場容量及變化。綜合分析預測期內農村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農村行業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4)預測農村行業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係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係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農村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誌等的基礎信息,結合農村行業歷年供需關係變化規律,對農村行業內的企業群體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對農村行業環境、農村市場供需、農村行業經濟運行、農村市場格局、農村生產企業等的詳盡分析。在對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對農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與預測。
10月14日,李明肖以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司長的身份公開撰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文章中披露了農村中小銀行相關數據: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共有農村中小銀行3736家,其中農村信用社(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2086家、村鎮銀行1620家;各項貸款餘額32萬億元,占總資產的55.6%,連續7年提升,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占各項貸款的比例達到78%,以占銀行業14%的資產規模,發放了銀行業約29%的涉農貸款和24%的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負債規模分別為57萬億元、53萬億元,均為2012年末的3.6倍;資本淨額增至4.3萬億元,統算資本充足率13%,撥備覆蓋率136%,分別較2012年末提升3.1個百分點、24.7個百分點,資本實力和風險抵補能力顯著增強。
10月14日,李明肖以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司長的身份公開撰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詳細闡述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創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主要思路。李明肖表示,改革要堅持系統施策、遠近結合、標本兼治,聚焦制約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一體推進改體制、轉機制、強管理、增動能。短期內,要加大力度化解風險,為順利推進改革創造條件;長期看,要以辦「好銀行」為目標,完善農村中小銀行治理機制,選優配強並管住高管人員,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從源頭上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李明肖強調,在推進改革工作中,需要特別關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金融需求特點、農村中小銀行經營狀況存在的顯著差異,按照「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原則推進改革,不搞「一刀切」「齊步走」。(21世紀經濟報導)
經濟日報金觀平發文稱,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增加財產性收入。土地、林地、房屋集體資產等是重要的農村資源資產。不過,長期以來這些資源資產規模化利用程度不高。應鼓勵探索多種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閒置房屋、「四荒地」等資源資產,提高資源資產利用效率,創造條件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