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農村行業市場信息和資料,分析農村行業市場情況,了解農村行業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農村行業投資決策或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農村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包含的內容有:農村行業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調查;農村行業市場基本狀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市場規範,總體需求量,市場的動向,同行業的市場分布占有率等;有銷售可能性調查,包括現有和潛在用戶的人數及需求量,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本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擴大銷售的可能性和具體途徑等;還包括對農村行業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開展調查。
農村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採用直接調查與間接調查兩種研究方法:
1)直接調查法。通過對主要區域的農村行業國內外主要廠商、貿易商、下游需求廠商以及相關機構進行直接的電話交流與深度訪談,獲取農村行業相關產品市場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2)間接調查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及所掌握歷史數據與二手資料,及時獲取關於中國農村行業的相關信息與動態數據。
農村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對市場的了解和把握,在調查活動中收集、整理、分析農村行業市場信息,掌握農村行業市場發展變化的規律和趨勢,為企業/投資者進行農村行業市場預測和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資料,從而幫助企業/投資者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
10月14日,李明肖以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司長的身份公開撰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文章中披露了農村中小銀行相關數據: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共有農村中小銀行3736家,其中農村信用社(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2086家、村鎮銀行1620家;各項貸款餘額32萬億元,占總資產的55.6%,連續7年提升,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占各項貸款的比例達到78%,以占銀行業14%的資產規模,發放了銀行業約29%的涉農貸款和24%的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負債規模分別為57萬億元、53萬億元,均為2012年末的3.6倍;資本淨額增至4.3萬億元,統算資本充足率13%,撥備覆蓋率136%,分別較2012年末提升3.1個百分點、24.7個百分點,資本實力和風險抵補能力顯著增強。
10月14日,李明肖以金融監管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司長的身份公開撰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詳細闡述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創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主要思路。李明肖表示,改革要堅持系統施策、遠近結合、標本兼治,聚焦制約農村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一體推進改體制、轉機制、強管理、增動能。短期內,要加大力度化解風險,為順利推進改革創造條件;長期看,要以辦「好銀行」為目標,完善農村中小銀行治理機制,選優配強並管住高管人員,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從源頭上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李明肖強調,在推進改革工作中,需要特別關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金融需求特點、農村中小銀行經營狀況存在的顯著差異,按照「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原則推進改革,不搞「一刀切」「齊步走」。(21世紀經濟報導)
經濟日報金觀平發文稱,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增加財產性收入。土地、林地、房屋集體資產等是重要的農村資源資產。不過,長期以來這些資源資產規模化利用程度不高。應鼓勵探索多種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閒置房屋、「四荒地」等資源資產,提高資源資產利用效率,創造條件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