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風電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實現 「雙碳」 目標的進程中占據著關鍵地位。近年來,風電行業發展迅速,無論是裝機規模還是技術創新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海上風電成本較高、分散式風電規模受限等。深入了解風電行業的發展現狀、運維情況以及對潤滑油行業的影響,對於把握 2025 年風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意義重大。當下,風電行業在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不斷前行,其發展也對相關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2025-203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21 年,全球風電行業呈現出複雜的發展態勢。全球新增風電裝機 93.6GW,較 2020 年有所下降,但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837GW,同比增長 12.4%。陸上風電發展速度放緩,不過新增裝機量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海上風電則迎來爆發式增長,新增裝機容量超過 21GW,是 2020 年的 3 倍多。亞太地區在全球風電新增裝機中占比最大,達到 59%,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風電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新增裝機容量達 5592 萬 kW,其中陸上風電新增 4144 萬 kW,海上風電新增 1448 萬 kW。
隨著 「雙碳」 目標的提出,風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 期間我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不低於 5000 萬 kW。從規劃來看,「十四五」 期間海風規劃總裝機約 55GW,陸風年平均裝機 45 - 50GW。從長遠來看,陸風可開發容量在 500 - 600GW,海風可開發容量超過 1000GW。預計在 2030 年之前,陸風依然是風電發展的主力,但海風裝機量會逐漸增加,每年新增裝機可能達到 15 - 20GW。
2021 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併網裝機容量接近 17GW,連續 4 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2022 年海上風電補貼政策調整,項目電價基於現行燃煤電價,低於此前的上網電價。這促使風電行業通過技術創新、供應鏈協作等方式降低成本,風電機組的尺寸和容量也在不斷增大。目前,海上風電發展面臨著造價高、施工及船和海纜等裝機成本高、傳動件可靠性及施工可行性等問題,不過規模化開發、風電機組大型化、設備國產化、提升項目參與方管理水平和降低非技術性成本等措施,將助力海上風電突破困境。
分散式風電在風電發展中主要起補充作用,每年占比在 20% 以內,預計每年新增規模不超過 10GW。它主要應用於風電下鄉、碳中和工業園、智能化改造等領域,但受自身特性限制,難以形成大規模發展。
全球 80% 的海上風能資源蘊藏在水深超過 60m 的海域,這使得漂浮式海上風電成為開發深、遠海資源的關鍵。目前,漂浮式海上風電雖處於技術發展與商業化初期,在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中的占比僅為 0.1%,但據預測,從 2030 年起將快速發展,到 2030 年預計占全球新增裝機的 6.1%,中國在這一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政策大力支持風電行業發展,明確到 2030 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12 億 kW 以上。《「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優化海上風電布局,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範化開發。同時,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為風電行業提供了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促進了風電行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風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風電運維市場也在持續擴大。風電機組的正常運行離不開運維保障,除了日常運維需求,技術進步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使得設備升級和技術改造帶來新的市場需求。
我國風電場運維主要有三種模式。風電開發商獨立運維,如一些國有企業,憑藉資源、資金和規模優勢,參與風電運維的中、高端領域;整機廠商下設的運維公司,像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利用先入優勢、技術優勢和經營理念優勢,占據運維高端領域;獨立的第三方專業運維公司,多為國內民營企業,具備資源整合和成本優勢,負責某個特定領域的維護工作。
當前,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整機製造商憑藉技術優勢在運維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隨著風電運維管理的標準化和專業化推進,運維服務正朝著預防以及預測性方向發展,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風電後市場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智慧運維服務成為眾多企業重點規劃方向。
傳統雙回饋風機的潤滑部位包括主齒輪箱、偏航及變槳齒輪箱等,使用齒輪油、液壓油等多種潤滑油脂產品。直驅式風機結構相對簡單,去掉了齒輪箱。齒輪油在風機用油中占比較大,約為 3/4,且主要使用合成型齒輪油。風機約 1/3 的故障由潤滑不良引起,因此潤滑油對風機穩定運轉至關重要,目前風電機組潤滑油後期多沿用初裝油的品牌和型號。
在全球低碳環保的趨勢下,工業齒輪油向高質量、低能耗方向發展。Flender 工業齒輪油認證是全球公認的抗點蝕工業齒輪油最高規格,大部分風機 OEM 廠商要求使用通過該認證的油品。DenisonHydraulics 丹尼遜公司也為液壓油制定了詳細標準,其中 HF - 0 代表國際最高水平,HF6 是新一代環保型液壓油。
目前,風電機組潤滑油市場中,美孚、殼牌等歐美公司占據主導地位。國內潤滑油企業雖重視風電潤滑油市場,但多數因技術研發實力不足,進展有限。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是國內的例外,其開發的系列產品滿足風機潤滑要求,崑崙風電潤滑油還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並獲得了 FLENDER 認證。
在 「雙碳」 目標下,風電平價上網時代來臨,風電運營商對高效運維服務的需求增加,潤滑配套產品的價值更加凸顯。國產潤滑油已基本能滿足風電設備使用要求,隨著質量提升,預計未來將逐漸占領風電運維市場。不過,目前國內缺乏統一的風電潤滑油質量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產化替代進程。
潤滑企業不應僅作為產品供應商,而應推行 「技術 + 市場 + 服務」 的全周期營銷模式。風電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圍繞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全系列油品、全方位服務和靈活包裝產品,通過標準換油服務、定製服務以及數位化管理,提升風電運營的安全性、環保性和高效性。同時,潤滑油企業應與風電企業加強合作,共同建立標準體系,推動風電運維行業的健康發展。
風電行業在全球範圍內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裝機規模、技術創新等方面成果顯著。中國風電行業在 「雙碳」 目標的推動下,發展前景廣闊,海上風電、分散式風電和漂浮式海上風電等都有著各自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風電運維市場隨著裝機量的增長而不斷擴大,運維模式和技術也在持續發展。風電機組對潤滑油的性能和認證有嚴格要求,目前國內潤滑油企業雖面臨挑戰,但也有著國產替代的發展機會。展望 2025 年,風電行業裝機規模有望持續增長,海上風電新增裝機或超 25GW,風電行業將朝著更加高效、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將帶動潤滑油等相關行業不斷進步。
更多風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