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產業網:
一、國外乳酸菌奶介紹
乳酸菌飲料作為營養健康型功能飲料,它不僅保留了原牛奶中的全部營養,而且還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在國外,乳酸菌被用於保健發酵乳,對有效抵抗腸道感染、抗腹瀉、調節胃腸道功能,減輕腹脹、腹瀉、便秘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國外,發酵型乳酸菌奶飲品已空前發達,日本、歐洲發酵乳酸菌奶飲料在乳製品市場的比例已達到80%,北美約為30%。而在我國,乳酸菌奶飲品目前正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
二、乳酸菌奶是我國增長最快的乳製品
我國乳酸菌奶份額快速增長,乳酸菌相關產品作為食品工業快速發展的門類,受到了國內外市場的高度關注。乳酸菌產業在全球的年產值已超過3000億美元,2003年全球的發酵乳飲料市場增長了9.3%,大大超過了其他乳製品的增長率。 在國外發酵型乳酸菌奶飲品已空前發達,日本、歐洲發酵乳酸菌奶飲料在乳製品市場的比例已達到80%,北美約為30%,而在我國乳酸菌奶飲品目前正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遞增。 乳酸菌飲料在中國有著巨大的需求空間和市場機遇。發酵型乳酸菌奶飲料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要求遠遠高於普通奶製品,而國內目前只有太子奶等極少數有技術、科研和資本實力的企業大規模生產。太子奶等的企業快速發展在食品工業中成為了一個典型案例。通過專家、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消費者對自身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發酵型乳酸菌產品必將成為健康食品的主流。 一部分消費者有原發性乳糖不適症現象,具體表現為喝普通鮮牛奶後會有反胃、腹脹、腹鳴、腹瀉等不適現象。乳糖不適症使人們無法充分吸收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發酵型乳酸菌奶飲品的出現及普及的最大意義在於:可以徹底解決乳糖不適應症,飲奶不消化和營養不吸收等問題,讓消費者達到方便飲用,輕鬆吸收的效果。
三、乳酸菌奶市場總體分析
我國乳酸菌奶飲品產量目前正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而現行生產質量標準對乳酸菌數在保質期內的要求過低。我國急需制定與國際標準相接軌的乳酸菌奶飲品國家標準,提高生產企業的准入門檻。 我國乳酸菌奶飲品的年總產量已突破50萬噸,年產值突破了25億元。但我國有相當比例的消費者缺乏對乳酸菌、益生菌的基本常識,更無從識別產品的優劣。目前我國乳酸菌奶市場競爭較為混亂,一些小品牌充斥著市場,品質和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未來我國要加強對該領域的管理。預測,未來3~5年,將是我國乳酸菌行業快速發展時期。
四、乳酸菌奶消費者行為分析
我國的乳酸菌奶飲料行業在過去的五年間已連續以超過25%的速度快速增長,乳酸菌奶行業在整個乳製品行業的市場份額也從20世紀初的不足0.1%發展到05年超過3%。相比之下,在已開發國家已高度發達的乳酸菌奶類產品已占到乳品市場的80%,世界乳酸菌奶飲品平均市場占有率也已達到30%。所以,中國的乳酸菌奶飲品市場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乳酸菌奶行業被譽為中國乳品行業最後的「黃金地」。如今傳統乳品巨頭蒙牛、伊利、光明等紛紛染指乳酸菌行業,並已進行了廣告宣傳。乳酸菌奶飲品里分別有伊利、蒙牛、娃哈哈、樂百氏、太子奶等系列產品,這些乳酸菌奶飲料品種和銷量占該商場所銷售其他各種飲料的50%左右。總體而言,乳酸菌奶飲料無論是全國品牌的,還是中小品牌的一些產品,銷售都是比較出色的,對其他品類的飲料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五、洋品牌全線撤退
2004年,義大利乳品巨頭「帕瑪拉特」在中國的最後一家工廠正式停產。據悉,「帕瑪拉特」自救重組計劃已獲批,在海外只保留有限幾個市場,中國可能不在其中。 洋品牌往往擁有強大的營銷網絡,但未必適應所有的市場環境,在酸奶市場就水土不服。常溫奶市場連綿不絕的價格戰,已使企業產品毛利率急速走低,酸奶則被視作最具增長潛力的產品。04年國內酸奶銷售量增幅超過40%,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30%左右的增速。令人費解的是,目前在中國酸奶市場,國外洋品牌幾乎絕跡,留下的「達能」,事實上也是「光明」在打理,按照有關協議,其部分商標與外觀設計由光明無償使用至2011年9月。 但以先退而謀後進,這一戰略意圖在亞洲達能公司身上已經體現開了。2000年,在中國酸奶市場虧損近10年的「達能」將自己的酸奶品牌無償交給「光明」經營到2011年,「光明」加「達能」已占據全國酸奶市場近40%的份額。03年,光明公司公告稱,達能亞洲公司擬對「光明」的持股量上升到7.7%,成為這一中國老牌乳業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無論是從資本運營還是品牌運作來看,酸奶市場的洋品牌都沒有全線撤退的意向和可能。畢竟他們掌握最了最核心的力量———股份。
六、酸奶市場標準先行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酸奶已經成為奶業市場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經過近年來的競爭洗禮,目前白奶的行業平均毛利率頂多在20%左右,而酸奶的行業毛利率卻可以達到35%至40%左右。據悉,多年來光明乳製品毛利率始終高居行業榜首,酸奶的貢獻功不可沒。 高額利潤使眾多久已疲憊於白奶市場廝殺的乳品企業,競相投身於酸奶市場的爭奪中來。奶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指出,我國的企業要同國際接軌,一定要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嚴苛的行業標準。現在在市場上較受消費者歡迎的「酸奶」,是一種售價在2元左右的乳酸菌飲料,但事實上,這種飲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酸奶,只是一種飲料。但是消費者對此並不清楚,企業也未曾對此有嚴格的標識。但在國外很多國家,必須在奶製品的包裝上註明乳品的種類,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這只是一個方面,國內酸奶市場要想健康有序地發展,必須從標準體系的建設上下手,嚴格按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業內有關人士提醒各企業,千萬不要把在白奶市場中慣用的營銷手段帶到酸奶市場中來。頻繁的價格戰使企業在白奶市場的爭奪中,以近乎零利潤的代價搶奪市場份額。但在酸奶市場中,企業的生產能力比產品的銷售終端更為重要。企業應把更多注意力置於產品的研發中不斷創新,培育適合國人飲食習慣、品種多樣的產品才是決勝之道。
更多乳酸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酸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