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乳製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乳酸菌市場分析:8年漲9倍

2015年我國乳酸菌市場分析:8年漲9倍

2015-06-09 15:28:2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乳酸菌是一種存在於人類體內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夠將碳水化合物發酵成乳酸,因而得名。益生菌能夠幫助消化,有助人體腸臟的健康,因此常被視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內。

  8年增長9倍

  尼爾森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在過去8年裡,中國市場上酸奶、乳酸菌飲料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銷售增長率分別高達19%和37%。尤其是乳酸菌市場,2013年的銷售額超過57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9倍之多,相比液體奶和低溫酸奶,中國的乳酸菌市場正處於成長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

  但廣告中動輒稱「讓腸道動起來」、「每百毫升含300億個活性乳酸菌」的宣傳語,讓不少消費者雲裡霧裡。那麼,乳酸菌飲料在帶給市場活力的同時,如何讓普通消費者明白乳酸菌「好在哪兒」,成了企業和科學界正在努力解決的一大難題。

  乳酸菌飲料是在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製得的乳液中,加入水、白砂糖、酸味劑,以及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當中的一種或幾種,調製而成的飲料,簡單來說,乳酸菌飲料里,飲料是載體,乳酸菌才是主角。

  乳酸菌是通過發酵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而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總稱,一般把乳酸發酵比率超過50%的細菌稱為乳酸菌。

  相較於酸奶,乳酸菌飲料的牛奶含量較低,但含有較高數量的乳酸菌,不過,乳酸菌飲料和市面上其他乳酸飲料完全不同,後者未經發酵,產品中乳酸菌和乳酸菌代謝物、鈣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低,完全不能替代乳酸菌飲料或酸奶。

  10的6次方

  「乳酸菌在中國發展的速度絕對比歐洲快得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上月底舉行的第10屆乳酸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乳酸菌不像罐頭、餅乾一樣具有全球性的認知程度,還是存在一定爭論的。死菌活菌的問題、冷凍非冷凍的問題、是否達到10的6次方,這些爭論都是懸在乳酸菌行業頭上的一把劍,隨時可能毀了消費者的信心,這些要靠企業紮實的積累而非廣告和公關。」

  孟素荷所言的「10的6次方」,指的是中國對酸奶的標準規定,產品中乳酸菌數量不得低於10的6次方。因為只有乳酸菌活菌體達到一定數量,才可能到達並定植在人體腸道內,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食物營養消化吸收器官,具有排毒和免疫功能,直接關乎人體健康,正常人體腸道內寄居的細菌超過1000種、100萬億個。微生態平衡指的是有益菌占優,能有效抑制抵抗有害菌,抑制有害物質的生成。

  「人作為一個超級生物體,除了先天遺傳的基因組以外,還有後天獲得的共生菌群帶到體內的基因組信息形成的微生物組,超過90%的共生微生物生活在腸道中,成為腸道菌群,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兩個基因組必須和諧相處才能維護人體健康。」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趙立平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菌群失調造成內毒素入血引起的慢性炎症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陳衛教授表示,最新研究表明,帕金森氏病、乳腺癌、愛滋病、肝硬化、腎病、關節炎、糖尿病等疾病都與腸道微生物結構異常相關,腸道菌群也成為學者闡釋益生菌、益生元、微量元素等膳食因子對健康影響的著眼點。

  泡菜亦有乳酸菌

  縱觀全球,乳酸菌市場的發展參差不齊,在美國如日中天,而在歐盟則受限於食品標準,拉丁美洲的市場速度較慢,但是機會不斷湧現,而亞洲在日本的帶動下迅速成長。專家稱,中國大陸地區對發酵乳的喜愛在過去10年裡日益明顯。

  比起大陸,中國台灣地區的民眾接觸乳酸菌的時間更早。台灣生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去十幾年做的事情,就是把乳酸菌菌種賣給更多的食品、飼料和乳品工廠。該公司產品開發部主任張憶如記者表示,台灣人幾乎從小就開始喝乳酸菌飲料,甚至成為重要的童年回憶。

  除了乳酸菌飲料,其實中國部分地區和韓國的傳統食物泡菜中也含有大量乳酸菌。

  「泡菜是很好的乳酸菌來源,」韓國泡菜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崔學鍾(Hak-JongChoi)稱,「泡菜有助於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增加纖溶活性,同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的作用,還可以預防皮膚老化,減少體脂。」

更多乳酸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酸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