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管理行業分析報告 >> 服務業發展的國際視角及啟示

服務業發展的國際視角及啟示

2008-03-05 14:18: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過去20多年裡,服務業在經濟已開發國家勞動力產出和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
這種趨勢不僅出現在一個國家的層面,也反映在一些大的城市和地區經濟中。一些最
終需求服務產業,如零售、教育和許多政府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間服
務,如信息、諮詢、廣告、設計、物流等專業性服務部門,更是在空間上相對聚集,
集中在大城市的商務區。因此,服務業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是緊密相關的。在過去
幾十年裡,隨著城市製造業的逐漸退出,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中服務業已經占據主
導的地位。

  服務業的發展對城市的顯著影響已經超出了經濟增長的範圍,帶來了一種綜合的
變革。服務業的發展已經引起城市經濟基礎的變化,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就業方式、
城市的基礎設施等都發生顯著的變化,進入後工業化的階段。城市服務業的發展,改
變了傳統的城市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改變了城市的功能和定位,帶動了以大城市為
中心的經濟區發展。與整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相聯繫,服務業內部一些專業化的服務
部門(生產性服務業、中間服務業或現代服務業)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在服務業中的
比重不斷上升,這些服務部門包括:銀行、金融、商務和貿易服務、信息服務等,成
為城市現代化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背景下服務業和城市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一個基本屬性就是工業生產和交換系統的一體化和不斷增加的相互
依賴,這種一體化和相互依賴是由市場的開放和整合、技術創新和擴散、戰略性的交
通、通訊基礎設施的投資以及不斷增加的國際人口流動所推動。另外,跨國公司的興
起以及各種非政府組織在支持、培養和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已經形成了全球的價值鏈和勞動分工體系。同時,一些世界級城市湧現出來,如
紐約、倫敦和東京等,它們是國際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支持性的專門
化服務的集中地。這些世界級大城市直接面向全球生產,具有先進的航空運輸網和成
熟的通信網絡系統,充當國際投資和貿易的戰略性門戶作用。這些大城市的影響不僅
僅體現在經濟方面,也體現在文化方面,在國際化過程中逐步把生產和文化滲透結合
在一起。這些大城市既是民族文化的中心,也是創新、創意、知識和創造力的中心。
隨著經濟的發展,北美、歐洲、亞太地區一些大城市逐步發展起來,成為地區和國家
的經濟中心,也是服務業最發達的地區。這些大城市承擔的專業服務職能包括:銀行
和金融、公司控制、生產者服務、國際門戶、國家首都、旅遊和會議中心、先進技術
服務、創意服務、教育和知識、文化和遺產。這些城市擁有眾多的金融機構,集中大
量國際公司,集中大量專業化服務公司,具有先進的交通運輸設施,擁有眾多高技術
公司和創意設計公司,集中了一批知名的國家和國際大學,具有代表城市的標誌性的
文化設施和文化遺產。服務業和城市發展相互促進,是現代城市的一個基本特徵。

  中間服務業的發展和先進生產體系

  在過去幾十年裡,服務業的發展成為大城市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特別是中間服
務業開始出現,並逐漸在先進生產體系中成為戰略性和推動性的因素。服務業的成長
是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經濟重組的中心內容,服務類的職業不僅僅在第三、第四產業中領
導潮流,而且在製造業的就業構成中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管理、職員、銷售和
技術工人的比例不斷提高,已經在許多行業超過了直接的生產工人的數量。在過去半
個多世紀裡,隨著先進生產體系的形成和演化,中間服務職能也在不斷演化。在20
世紀50年代,中間服務承擔管理性職能,起到潤滑作用,如會計、存貨控制、公共
關係、股票交易等,中間服務業出現了服務生產的內部化和服務職業的專業化轉變;
從20世紀70年代起,中間服務的主要職能是促進性職能,起到提高生產率的作用,
如管理諮詢、營銷諮詢、工程諮詢、商業和投資銀行、工商業不動產等,出現了服務
生產的外部化,勞動分工擴大,專業性、管理性、技術性崗位的增長;到了20世紀
90年代,中間服務上升到戰略性職能,起到推進作用,如信息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
創新和設計,技術專家的作用,全球金融中介等,服務-技術-生產一體化的體系出
現,全球化的服務生產勞動力的國際分工出現,知識工人和信息社會的興起。服務業
發展推動了經濟發展,重組了城市地區的功能定位,改變了社會階層和社會形態,改
變了城市的形象和面貌。在城市和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特徵。這些
特徵表現在城市產業結構和階層上,具體表現是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服務業的增
長無論絕對還是相對都快於製造業的增長,服務業在城市GDP中的份額增長快於制
造業,中間服務增長快於最終需求服務的增長,服務業在城市經濟基礎中占大部分且
比例不斷提高,專門服務貿易和出口顯著且不斷擴大,服務業就業大於75%,經理、
高管、專業人員崗位快速增加,出現知識和技術工人、設計、創意和文化服務的專業
分工,新的中產階級的興起和地位上升;另一方面,還反映在城市空間結構、空間經
濟、形態、形象和面貌上,服務業成為城市中心和次中心的主導要素,空間布局上形
成專業化服務業的集群和產業帶,新的專業化服務公司不斷湧現,是現代和後現代城
市形態的結合體。

  亞太地區城市服務業發展的狀況

  亞太地區是經濟發展的後起之秀,在這些地區快速的經濟成長過程中,一些大城
市也很快地發展起來,亞太地區的城市發展和服務業的發展也存在著不同的特點,處
於不同的發展水平和階段。雖然在城市的規模、排名和服務業專業化發展水平之間並
沒有存在必然的聯繫,但可以按照城市的層次和主要的服務業的情況對城市進行分類
和比較。在亞太城市群中,洛杉磯和東京處於第一層次,是全球性的大城市,是主要
的金融中心和大公司集中地。金融業和先進技術的製造業都比較發達,它們也是文化
生產和擴散、創意產業的中心,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處於第二個層次的
國際性城市包括:香港、新加坡、首爾、大坂、舊金山和雪梨。它們是亞太地區重要
的金融、公司控制和商業中心,這些城市金融業發達,是許多大公司的所在地,生產
性服務業發達;具有國際機場,承擔戰略性的門戶職能;擁有一批主要的大學和知識
機構;集中了大量的經理、企業家、專業人士和服務業從業人員;在一些領域具有較
強的國際競爭力。儘管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但是這些城市發展服務業的路徑也存在
著一定的差異。第三層次的大城市通常具有比較大的且快速發展的建立在世界級製造
和工業化生產能力之上的服務業部門。這些城市包括名古屋、神戶、台北、北京、上
海、廣州、曼谷、吉隆坡等,這些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包括工程和商務服務發展都
比較快。這些城市的共同特徵還包括:承擔重要的國際門戶作用,在高檔服務設施上
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地方政府發展新的專業化服務業的宏偉戰略等。第四層次的
城市是具有先進的第三產業和比較發達的製造業的大城市,如西雅圖、橫濱、墨爾本、
溫哥華等。第五個層次是服務業相對不太發達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一些地區性的城市,
具有比較發達的製造業基礎和良好的地理位置,像日本、韓國、中國等沿海的中等城
市,如釜山、大連、青島等。

  服務業一方面具有集中在大城市的發展趨勢,同時在區域上又有相對集中形成產
業帶和產業集群的現象。在亞太地區就有10個主要的城市服務業產業帶或產業集群,
其中5個在東亞,1個在東南亞,1個在澳大利亞,3個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在這些
產業帶中,包括了中國的長江下游產業帶和珠江三角洲產業集群。這些地區集中了主
要的銀行和金融業、先進技術製造業、文化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旅遊和會展業,
是國際性大公司所在地,承擔重要的國際門戶功能。

  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模型

  隨著城市服務業的集中和不斷發展,關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也不斷地發展演化,
在促進城市服務業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過去幾十年裡,服務業的政策經過了
幾個主要的階段。最初是強調開發控制政策,政策的重點在於控制發展過程中的外部
消極影響;第二階段是服務業發展的規劃政策,承認服務業對地方經濟和就業的顯著
影響;第三階段更加明顯地把先進服務業作為產業重組、現代化與國際化的一種工具。

  比較亞太地區服務業和城市發展模式,政府制定規劃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模型
也有所區別,各個城市基於自己的歷史傳統和環境條件,採用了不同的政策模型,包
括以下模型:

  服務業發展和全球化模型:典型的政策手段包括放鬆管制和私有化,吸引外國直
接投資,進行城市開發項目計劃等,代表性城市有新加坡、大阪、上海、福岡等;服
務業發展和後工業化模型:典型的政策手段包括土地利用政策的改變,人力資本投資,
目標產業支持計劃等,代表性城市有香港、新加坡、名古屋;服務業發展和新經濟模
型:典型的政策手段包括支持R&D,促進城市技術極,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政策,
代表性城市有新加坡、溫哥華等;服務業發展和競爭性區域集群模型:典型的政策手
段包括制度協調,聯合計劃和營銷努力,新投資的布局合理化,代表性城市地區有香
港/珠江三角洲,舊金山-海灣地區;服務業發展和可持續城市-區域模型:典型的
政策手段包括郊區服務業中心規劃,服務業的相對密集布局,廣泛地指定綠色區域,
代表性城市和地區有雪梨、溫哥華和珠江三角洲;服務業發展和城市文化經濟模型:
典型的政策手段包括對藝術的公共支持,對城市內集群的政策支持,遺產規劃,促進
24小時城市,代表性城市有舊金山、新加坡和溫哥華。

  服務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服務業發展是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結果,城市化推動
了服務業的發展,城市既是服務業的生產提供者,又是服務業的主要消費者。我國在
推進城市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基於城市自身的歷史
和優勢,對城市功能進行合理定位,把服務業發展作為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
性因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金融、文化創意、專門化的商務服務等現
代服務業,對城市開發進行合理規劃,制定適應現代服務產業發展的土地政策、財稅
政策和管理制度,積極吸引國外資本和國內私人資本參與服務業發展,加強服務業活
動的集群,形成服務業發展的中心、次中心或者增長極,加大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本投
資,協調處理好城市化過程中經濟發展與遺產保護、環境保護以及文化建設之間的關
系,努力促進服務業和城市化的健康、協調發展。

更多服務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服務業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