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的趨緩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應該是服務業。2014年下半年開始編制的「十三五」規劃有望在近期亮相。也會為服務業的發展提出相應的規劃。
在「十三五」規劃中,要明確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並推進相應的轉型與改革。總的來看,2020年我國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經濟格局的產業結構的客觀基礎正在形成。
「十三五」應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牢牢把握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加快推動以服務業為主導的轉型,不僅將為實現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還會為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創造有利條件。
即將於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服務業發展有望更進一步。
「『十三五』服務業指標調高是肯定的,甚至可能調高6、7個點。」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院長助理夏傑長在分析「十三五」的服務業比重時說。
根據此前國務院印發的《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是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7%,比「十一五」末的43%提高4個百分點。實際上,2014年服務業比重就已經達到48.2%。
導致如此的原因,夏傑長分析與工業放慢,特別是製造業放慢有關,這使得服務業比重快速提升。而「十三五」時期,隨著經濟的主要動力轉為服務業,其比重將增加更快。
服務業增速發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十三五」規劃關於服務業的增長,可能要比「十二五」大幅調高,幾成定局。
不少專家認為,「十二五」末的2015年,可能會提前完成原定的2020年50%的目標。更多最新十三五服務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三五服務行業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07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但是,2014年服務業比重已經達到了48.2%,到了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比重達到49.5%。因此,不出大的意外,2015年服務業比重超過2020年目標50%的可能性比較大。
對此,國家發改委產業所服務業研究室主任姜長雲認為,2020年的服務業指標提前完成是可能的,目前服務業比重提升,主要是第二產業放緩導致的。「但是服務業發展的穩定性還不好說。」
從2012年開始,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開始超過第二產業,此後工業和第二產業持續放慢,到了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為8.1%,工業增速只有7%,導致第二產業增速只有7.3%。
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繼續加快,增速為8.4%,但是第二產業增速只有6.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6.3%。
對此,中山大學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認為,「十三五」時期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是一個趨勢,原因是工業成本在提高,很多製造業在外移,原先規劃的2020年目標肯定要提前實現。
「下一步服務業發展快不只是趨勢,也對居民生活有利,比如生活性服務業發達,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福利。」他說。
服務業促製造業轉型
而考慮到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對經濟的貢獻逐步提高,未來的目標也需要調高。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認為,從全局來看,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已成為轉型升級的突出矛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現代服務業發展,我國以研發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占GDP的比重僅為15%左右,同已開發國家有1倍以上的差距,由此掣肘了「中國智造」進程。
他建議,「十三五」時期要努力實現服務業產業結構兩位數增長;服務業規模實現倍增,從2013年26.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萬億元左右;服務業占比從2014年48.2%提高到2020年55%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從15%提高到30%-40%。
夏傑長認為,「十三五」服務業比重比「十二五」提高到六七個百分點都是有可能的,「十三五」時期,需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兼顧生活型服務業的快速增長。
「通過新的技術催生新的業態增長,對傳統行業改造升級。」他說。
生產性服務業是促進工業生產的一些服務行業,包括保險、銀行、金融、廣告研發、會計等。生活性服務業一般包括文教衛生、商貿流通、旅遊休閒、娛樂健身、餐飲住宿等行業。
目前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在網際網路技術的促進下,都在快速發展。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服務產業研究部專家俞華認為,下一步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下仍會迅速發展,國家有望出台一些政策進行引導,進一步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
新技術的好處是可以節約成本,比如網際網路叫餐、家政免除了門店費用,這使得綜合成本降下來了。「最後服務業價格也低了,發展會更快。更多的行業會實現線上線下的服務結合。」他說。
更多服務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