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鞋靴行業分析報告 >> 中小鞋企未來發展競爭日益激烈

中小鞋企未來發展競爭日益激烈

2011-08-03 14:41:3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一個時期以來,浙江尤其是溫州的企業家存在一種浮躁之風。部分企業家在企業賺錢後,拿著這些錢轉戰「來錢快速」的房地產、股市等虛擬經濟領域,企業重心已不在實體經濟領域,這直接導致企業無心也無力進行轉型升級。「如果企業家不能正確處理這種浮躁的心態,何談轉型升級。」企業轉型升級需要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又非常痛苦,既需要企業內部具備企業家堅定的意志與明確有效的轉型升級手段,也需要政府部門政策的支撐與外部經濟環境的改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的政策方向應當是積極推進中小企業的轉型。他建議,在宏觀政策上可以考慮在適當加息以抑制通脹預期的同時,適當降低準備金率以改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貸環境;通過降低中小企業稅收,來減輕中小企業在轉型中面臨的壓力,同時重點促進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升級;以金融、財稅等多種手段鼓勵中小企業之間的併購整合,促進優勢的中小企業通過併購進行良性擴張。

    缺錢,是時下中小鞋服企業遇到的一個普遍難題。但「錢荒」只是表象,鞋服企業無法把握預期的確定性、難以適應緊縮的宏觀調控,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疊加,當前中小鞋服企業遇到的困難是「如何保證供給」,而不是「尋找需求」。

    溫州一家大型製鞋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中西部地方官員來找我,只要在那投資一定的數額,那邊的土地『白給』。現在生意這麼難做,我也心動了。」

    企業面對經營困境的同時,溫州經濟也面臨著「區域戰」。「現在很多溫州企業不願意在溫州呆著。這種情況不僅在溫州有,整個浙江省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溫州市經貿委經濟運行處的一位人士說。在鞋服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政府的政策導向對企業未來規劃的影響是很大的。目前溫州有很多企業把生產基地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些地區政府招商引資的力度也很大,土地免費使用和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是溫州等沿海地區所不能給的。

    當前中小鞋服企業經營困難,並不僅僅是因為銀根的緊縮,而是因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機會正變得日漸狹窄與侷促。2011年5月底,浙江省工商聯推出一份關於浙江工業小企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這份耗時2個月的調研報告得出結論:如果經濟政策持續收緊,省內支撐這一民營經濟大省半壁江山的工業小企業將陷入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又一輪發展困境。對此,一些持積極觀點的人士認為,這將倒逼浙江中小鞋服企業加大轉型升級的力度。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融資成本提高、人民幣升值等「硬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只有通過轉型升級來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保持並提高市場占有率。

    「轉型升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啊。」一位溫州企業家如此感嘆。轉型並非能夠一蹴而就,一直以來,溫州工業的特色是「低、小、散、弱」,產品低端,企業規模小,分布分散,抗風險能力弱。難以迴避的現實是,依賴外貿型經濟和小商品經濟的溫州,在產業轉型方面一直鮮有明確的方向。

    「活命比升級重要,對中小鞋服企業談轉型,似乎是一廂情願。」浙江省工商聯研究室主任周冠鑫不客氣地指出。究其原因,則是溫州中小企業大多是家庭作坊起家,即使壯大後也大都是家族企業,企業組織化程度低,對兼併重組的積極性不高;這些中小企業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產業,對轉型升級抱著「無心轉也無力轉」的態度。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鞋企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