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包」挽留消費人群
近年來,國內鞋類售後服務的現狀令人堪憂,因售後服務不到位招致產品不暢銷乃至品牌「破產」的事例屢見不鮮。我們知道,在贏得市場的同時,如果忽視了其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勢必將影響到其品牌形象。那麼,鞋企搞好售後服務的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其中,最關鍵的是觀念上的轉變。不少鞋企仍停留在傳統的觀念上,只是單純圍繞著產品展開一系列的活動。
鞋企在現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品牌鞋企不僅要巧用心思做足終端銷售,將產品的信息淋漓盡致地傳遞給消費者。同時,鞋企要提高服務的整體水平,不僅讓消費者在售前的指導、過程的跟蹤中享受到「上帝」服務感覺,在售後的服務中,也要積極面對消費者,不要讓售後一直成為被遺忘的角落。鞋企要給予消費者來自品牌無微不至的服務關懷,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肯定和好評,這樣品牌才會得以提高發展,而且消費者的口碑相傳會為品牌累積更多的潛在客戶資源。
孔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不僅僅是做人的準則,也是一個企業的根基和靈魂。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誠信是企業跨出立足市場的第一步,特別是在品牌比比皆是的鞋業市場,唯有堅持以誠信的原則來經營和發展企業,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獨占鰲頭,獲得目標市場的支持,以強大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進步。古往今來,誠信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放眼國內外各大知名品牌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堅守以誠信立企的作風,努力滿足市場的需求,兌現對消費者許下的承諾,這就是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失去了誠信的企業,只會在指責和批評中逐漸沒落,甚至在法律的制裁下走向滅亡。
對於鞋企來說,想要在經濟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就需要用誠信的精神迎接市場的挑戰。不能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誠信的重要性,鞋企應該按照市場經濟不僅是利益經濟,更是信譽經濟的本質,夯實質量基礎,以誠信為商戰原則,以過硬的品質為根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了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
十年誠信助推溫州鞋業步步高升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信用經濟時代,誠信問題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2002年6月6日,作為中國製鞋「大戶」溫州委召開了「信用溫州」建設動員大會,號召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全力打造「信用溫州」金名片。同年溫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正式將8月8日列為溫州的「誠信日」。2011年8月8日溫州市迎來了第十個「誠信日」。
正是這十年的探索,讓溫州在市場經濟的摸爬滾打中愈加明晰,溫州人知道: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本質屬性,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沒有誠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場秩序,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更不可能真正形成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區域競爭中,信用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