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對中國的
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分布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同時對未來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空間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鋰離子電池作為
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中的重點交叉產業,更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將會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區域競爭正促使多個地方政府布局高端鋰離子電池產業,同時,鋰離子電池產業也正呈現出產業轉移和融合之勢。
多個地方積極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
201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
產值分布圖顯示,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以廣東地區為代表的珠三角、以江浙為代表的長三角和以京津地區為代表的京津唐地區。而以江西宜春、四川阿壩、青海和西藏等為代表的鋰礦資源豐富的地區則具備了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其紛紛提出了適合於自身的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思路。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國內重要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和組裝生產基地。2010年,該地區鋰離子電池產業產值超過96.7億元,占全國的35%左右。該地區眾多的廉價勞動力使得以勞動密集為代表的電芯組裝環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形成了以比克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國內最主要的鋰離子電池產業聚集地區,在國內鋰離子電池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該地區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為74.8億元,占全國的27%左右。其中江蘇和浙江是重要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江蘇更是聚集了大量的外商
投資企業。上海地區依託其強大的汽車產業,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再加之以上海的科研和技術優勢,其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必將得到優先發展。
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和山東等省市的環渤海灣地區是我國鋰離子電池材料和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基地,2010年,該地區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達到45.6億元。其中北京地區依託其技術和人才優勢,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已經成功為北京奧運大巴提供
清潔鋰離子動力電池。天津地區基本形成了完善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其相對於北京的成本優勢使得大量的企業選擇落戶天津。
以江西宜春、四川阿壩、青海和西藏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依託當地的鋰礦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
其中江西宜春的鉭鈮礦中國最大的鉭鈮鋰原料生產基地,其氧化鋰的儲量達到110萬噸,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居礦石鋰礦的世界首位。
產業轉移和融合日益明顯
201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占全球的30%以上,並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同時,因為高端鋰離子電池材料壁壘較高,東部優勢區域將保持產業集聚。
以北京、江蘇、上海等為代表的智力密集的東部區域將在現有技術領先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著高端電池材料的壟斷地位。
隨著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性能要求的提升,東部地區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從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區域分布來看,以深圳和東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匯聚了中國大量的鋰離子電池
製造企業,但是,隨著內地勞動力成本的逐步降低,電芯組裝與pack等勞動密集型環節將逐步由沿海向內地轉移。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逐步實施,以江西宜春、江西新余、四川阿壩、青海和西藏等占據資源優勢的中西部城市開始加大鋰離子電池產業的投資力度,「亞洲鋰都」、「亞洲鋰谷」為其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奠定了基礎。整體來看,中國中西部地區在上游鋰礦環節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與此同時,鋰離子動力電池成為了升級方向,產業向傳統汽車城市匯集。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向在於汽車動力電池,因此,鋰離子電池相關產業鏈各方多採取合資合作的方式共同發展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其中最典型的模式為「汽車
整車廠鋰離子電池廠商」和「汽車零部件廠商鋰離子電池廠商」兩種模式,其優勢除了能分散風險外,更重要的是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減少交易成本,從而形成協同效應。因此,中國鋰離子電池廠商紛紛與下游汽車廠商合作,呈現出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向傳統汽車工業城市匯集,北京、上海、合肥、廣東等汽車城市將成為未來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重點布局的城市。
產業鏈各環節 投資價值凸顯
白皮書提出,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下游產能擴張,需求增速大於供給增速的趨勢將使得上游礦產資源環節投資價值凸顯。但同時,一般中小企業很難切入其中。而行業內企業應通過上市、併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多種手段來擴大產能。
正極材料和隔膜以及電解液在整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是最具投資價值的環節。白皮書認為,正極材料對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重要作用使得其在產業鏈中處於核心地位,並且較大的市場容量足以使其成為未來企業創業投資的熱點;目前國內的隔膜生產廠商較少,用於動力電池級的高品質隔膜基本還依賴進口,未來該領域將隨著動力汽車電池的發展而成為行業的投資熱點;電解液中的關鍵
原材料六氟磷酸鋰由於其高技術含量一直依賴進口,其技術瓶頸和高利潤率使得率先進入該領域的企業能夠享受成長初期由於技術壁壘帶來的高利潤附加值。
電芯組裝由於生產工藝和技術相對成熟,在原材料供應能夠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國內大部分鋰離子電池廠商均能生產出鋰離子電池電芯。相對其他上游電池材料行業而言,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環節,國內外涉足該領域的企業眾多。
電芯組裝比拼的是資本和規模,靠規模取勝的特點使得創業企業進入這一領域會非常困難,相比而言,傳統的電池生產企業將具有較大的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並且,行業內的大型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應積極與下游的汽車廠商合作,形成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整合,發揮協同效應,與汽車廠商實現共贏。
隨著鋰離子電池產銷量的不斷增加,報廢的鋰離子電池容易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另外,鋰離子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金屬元素,其中鈷是一種稀有的貴重金屬,在各種礦中的含量很低,資源稀少,其回收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隨著電池回收再生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微生物冶金技術在鋰離子電池處理中運用的成熟,鋰離子電池中的各種材料如鈷、石墨、電解液以及其他金屬材料也將凸顯回收價值。
就目前市場而言,專注於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的企業較少,主要是因為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的工藝複雜。較高的進入壁壘造成該領域的企業不多,且大部分並沒有做到深度處理廢棄物,而該環節無疑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更多鋰離子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鋰離子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