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飲料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乳酸菌飲料市場政策分析

2015年我國乳酸菌飲料市場政策分析

2015-05-11 14:55:5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氣溫升高,各類飲料開始熱銷,主打「腸道健康」概念的乳酸菌飲料成為市場新寵。2015年我國乳酸菌飲料市場政策分析如下:

  目前,市場上乳酸菌飲料名目繁多。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相關部門正在對沿用23年之久的乳酸菌飲料行業標準進行修訂」,引起廣泛關注。事實上,我國的乳酸菌飲料國家標準中活菌數僅為國際標準的1/10。專家指出,若新國標能與國際標準接軌,市場有望得到規範。

  乳酸菌標準23年未更新

  乳酸菌飲料是以鮮乳或乳製品為原料,經乳酸菌類培養發酵製得的乳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調製而成的製品,成品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7g/L的稱為乳酸菌飲料。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此前透露,乳酸菌飲品產業已連續多年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遞增,年產量突破160萬噸,產值突破50億元。

  與此同時,乳酸菌飲料標準卻一直沒有更新。據了解,現行的乳酸菌飲料行業標準是原輕工部於1992年制定的,即QB1554《乳酸菌飲料》的行業標準,2003年國家衛生部在此基礎上修訂了GB16321《乳酸菌飲料衛生標準》。

  現行的國標也被認為標準偏低,如其中關鍵指標——活性乳酸菌的數值,國標要求出廠時不小於100萬個/毫升,遠遠低於1000萬個/毫升的國際標準。有業內人士認為,低標準降低了行業的准入門檻,讓大量的投機企業湧入,導致惡性價格戰。

  2006年時,乳酸菌飲料曾醞釀出台新的國家標準,但新標準意見徵求稿中對乳酸菌活菌數含量的要求竟比原來的標準要求更低。彼時,不少業內人士對這種「倒退」的苗頭提出了質疑。

  乳酸菌市場亟待規範

  雖然新國標的具體內容現在都還不得而知,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乳酸菌飲料市場亟待一次規範洗牌。最新乳酸菌飲料市場分析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活性乳酸菌乳飲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奶業專家王丁棉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很火的乳酸菌飲料,很多產品宣傳對腸道有益,也讓消費者受到誤導。他指出,首先乳酸菌飲料並非牛奶,它是牛奶經乳酸菌發酵後加入水、白糖等勾兌的飲料產品;另外這種產品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只有活菌型的才對腸道健康有益。而且,活菌型乳酸菌飲料應在2-10℃低溫運輸、貯存,還應該標明活菌菌數。

  很多乳酸菌飲料企業在活菌數的標註上「含糊不清」。記者注意到,有些乳酸菌飲品在包裝上標註活菌含量,有些卻不標註。王丁棉表示,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活菌型產品須標註活菌數量,而殺菌型、非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不用標註。王丁棉提醒,目前,活菌型乳酸菌飲品有100毫升、200毫升、500毫升等多種包裝,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看清活菌數量的單位含量。有些產品在標註上只簡單標註「500個億」,但未標明具體單位和包裝內溶物的重量。

  除了企業標註的活菌數量外,專家還提醒,如果運輸、貯藏中冷鏈不夠完善,或運送中又將其放置在了常溫下,活菌將加速衰亡,產品的營養價值便會打折扣。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保質期內有多少活性菌在裡面,而不是出廠時的數值。

更多乳酸菌飲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酸菌飲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