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一系列營改增政策的推出,那麼對於我國的建築行業影響如何呢?根據國務院的部署,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將金融業、房地產業、建築業和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營改增」試點,中國營業稅將退出歷史舞台。下文是小編從整體框架上全面梳理營改增對建築行業與企業帶來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最新消息:對建築行業影響因素總體分析
(一)「營改增」對於建築行業影響的根源
1、增值稅是價外稅:即價和稅分開核算。
2、增值稅應納稅額是計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3、增值稅納稅人和稅率較為複雜。
4、增值稅發票三流(票、錢、貨或服務)合一:票是誰開的,就要從誰接受服務或者,還要把錢打給誰;票開給誰,就要給誰提供服務或者購買貨物,還要從對方收錢。
(二)「營改增」對於建築行業帶來的機遇
1、「營改增」解決企業重複納稅。
(1)總分包業務的重複徵稅。
(2)設備安裝業務的重複納稅。
2、「營改增」能促進企業規範稅務管理、降低稅務風險。
3、「營改增」有利於建築業的技術進步、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創新發展。
4、不僅對企業自身產生影響,而且通過企業對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產生影響。
5、增值稅計征複雜、管控嚴格的特點,要求企業精細化管理。
組織架構的影響
(一)現狀
大型建築企業集團一般均擁有數量眾多的子、分公司及項目機構,管理上呈現多個層級,且內部層層分包的情況普遍存在。存在資質共享的問題。
(二)影響
稅務管理難度和工作量增加,主要表現為:多重的管理層級和交易環節,造成了多重的增值稅徵收及業務管理環節,從而加大了了稅務管理難度及成本。
(三)應對方案
1、現有組織架構調整
(1)梳理各子、分公司及項目機構的經營定位及管理職能,推進組織結構扁平化改革。
(2)梳理下屬子公司擁有資質的情況,將資質較低或沒有資質的子公司變為分公司。
2、未來組織架構建設
(1)推動專業化管理;
(2)慎重設立下級單位;
(3)新公司儘量設立為分公司。
更多建築行業政策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金屬原料建築材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更多建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