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民營醫院發展形勢和數量已超過公立醫院,達到達到一萬五千所,營收超20億元。民營醫院發展勢頭正良好。但未來民營醫院能否形成與公立醫院良性競爭的關係,還需拭目以待。
據報告大廳《2016-2021年中國民營醫院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末,醫院27587個,其中:公立醫院13069個,民營醫院14518個,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3528個,比上年增加2096個。民營醫院在醫院中占比52.63%。
2015年末,醫院床位數533.1萬張,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80.6%,民營醫院床位占19.4%。
民營醫院數量相對公立醫院稍多,而民營醫院床位數卻無法與公立醫院相比,可見民營醫院在規模和服務能力上尚無法與公立醫院相比。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以下簡稱《原則》),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院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張)指導性目標是3.3和1.5,比例為2.2:1,而2015年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院床位數比例是5.16:1,社會辦醫院床位數距離《原則》的指導性指標還有較大差距,也說明民營醫院發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011年到2015年,民營醫院數量從0.84萬個上漲到1.45個,五年內都在以10%以上的增速增長,民營醫院年複合增長率為14.62%,民營醫院數量保持中高速增長。
民營醫院的發展現狀可以概括為多而不強。隨著《原則》的出台,民營醫院在未來五年內將會快速、穩健的發展。
在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對比數據中可以看出,民營醫院數量多於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能力上無法與公立醫院相比。導致這種結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醫療資源和政策的傾斜。隨後,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民營醫院大發展、大變革。
國家不斷發布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解決了一系列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事業、社會辦醫療機構辦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如:放寬准入條件;推進醫師多點執業,解決民營醫院人才短缺問題;落實多方面公立非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的政策;實行醫保同等對待;簡化社會辦醫行政審批手續。不斷推進民營醫院向高水平、規模化、專業化、集團化發展。
在政策支持和引導下,產業資本和機構投資人紛紛投身其中,藉助資本的力量,民營醫院正快速地實現資源整合併加速搶占市場,並朝著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具有資源優勢的公司將會成為勝出者,改變以往民營醫院畸形的生存方式,並將形成「良幣驅逐劣幣」趨勢。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民營醫院將會獲得長足的發展,像上述擁有資金優勢和醫藥行業資源優勢的企業都在朝「高精尖」方向發展,並將形成一批可以媲美公立三甲醫院的民營醫院,以期形成「良幣驅除劣幣」,與公立醫院形成良性競爭,建造健康的醫療服務環境。
可以預見,在國家不斷發布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保航下,營醫院多而不強的現狀將會逐漸改善,逐步實現向高水平、規模化發展。
更多民營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營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