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民營企業迎公平透明發展機遇 民營醫院行業洗牌將加速

民營企業迎公平透明發展機遇 民營醫院行業洗牌將加速

2015-01-01 10:33:3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目前,我國民辦醫衛機構數量已接近全國醫衛機構總量的一半。然而,在一些地方,民營醫院依然舉步維艱。

  與公辦醫院比,民營醫院具有機制靈活、創新動力和應變能力更強等優勢。民營醫院行業市場調查分析顯示,由於政府財力有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繼續增加,單靠公立醫療資源,已難以滿足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下面一起來看下最新民營醫院行業相關扶持政策分析。

民營企業迎公平透明發展機遇 民營醫院行業洗牌將加速

  6月底,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新政」),多措並舉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機構。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趙淳等業內專家認為,此次國務院下發文件相比前幾年鼓勵社會辦醫的文件來說,力度大、範圍廣,民營企業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公平透明發展機遇,新的市場機遇和投資熱將會引發行業洗牌,鑑於綜合醫院投資回報期長等因素,專家建議民營資本慎投綜合醫院。

  將現新一輪投融資

  對社會資本辦醫,新政要求在審批流程方面規範清理文件,破除門檻,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新政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以及在稅收、融資方面都有前所未有的突破。

  趙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政出來後,很多民營醫院院長都認為力度前所未有,包括在全國民營醫院發展前列的東莞東華醫院院長李鏡波、北京北亞骨科醫院院長肖正權等,都在新政出來的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這次新政取消門檻,放開醫保、寬鬆融資等,都對民營醫院未來發展起到推動性作用。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院長童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新政包括放開醫保,限制公立醫院的盲目擴張,以及實現公立醫療機構與民營醫療機構之間大型設備共建共享;鼓勵雙方開展業務合作,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才交流與技術合作等,讓民營醫院感受到了中央政府的一片苦心。他認為此次新政是在醫改對原有存量難以撼動的情況下,提高增量來推動公立醫院醫改。

  社會辦醫療機構審批流程長期以來飽受詬病。資料顯示,上海歷史上審批最快的民營醫療機構德濟醫院花了9個月時間才走完所有審批手續。而北京的一家診所更是有長達五年的審批記錄。儘管過去社會辦醫困難重重,但依然難以抵擋社會資本辦醫的熱情。

  趙淳認為,此次新政比較亮眼的是投融資政策,新政允許社會辦醫療機構利用有償取得的用於非醫療用途的土地使用權和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辦理抵押貸款。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註冊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如此寬鬆的融資方式,將會帶動民營資本新一輪投資熱。趙淳表示,我國民營醫院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很多民營醫院進入了發展瓶頸期,需要資金推動升級、轉型。此次新政允許民營醫院土地房屋抵押、發行債券等進行融資,必然會帶來一波投融資熱。

  謹慎投資綜合醫院

  公開資料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民辦醫療機構達1.4萬多家,以專科醫院為主。《民營醫院和診所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專科醫院的投資量占總量的84%。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民營醫院市場動態分析與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上述報告分析認為,專科醫院成投資熱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專科醫院不像綜合醫院那樣大而全,因此投資額度較小,培育周期較短;其次,我國大部分民營醫院採取與公立醫院差異化經營的策略,因此多以特色專科為經營項目,而其中以服務為導向、可複製性強的連鎖專科醫院成為投資特點。

  就新的投資熱出現是否會帶動民辦綜合醫院的興辦,趙淳認為,專科醫院投資規模小,很多民營醫院都以特色專科起家,其不僅投資風險小,而且市場開拓、培育期相對比較短,一些民辦醫院在此已經走出了比較成功的路子。比如北京北亞骨科醫院,該院在專科特色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對服務半徑提供綜合服務。趙淳提醒社會資本,目前市場階段還是要謹慎進入綜合醫院。因為其不僅投資規模大,而且市場培育至少十年,回報周期長,業務不像專科醫院特色鮮明,市場開拓難度也大,尤其人才更是大瓶頸。

  實際上,從2009年政府不斷推出社會辦醫鼓勵政策,但每次幾乎都被所謂的玻璃門、彈簧門阻斷,此次新政出來後,很多民營醫院依然擔心,希望在落實環節再給力。童奔表示,如果地方政府不控制公立醫院無序擴張、利用公共資源和民營醫院爭食,比如特需門診等依然在公立醫院堂而皇之地開辦,民營醫院要想利用政策扶持還任重道遠。

  民營醫院轉型在即

  新政出來之後,有觀點認為是要倒逼公立醫院改革。但趙淳認為,用市場的方式推動公立醫院改革是個方向,就民營醫院目前的發展實力還難以起到倒逼公立醫院改革的作用。他說,我國民營醫院發展時間僅20多年,雖然發展速度很快,有些醫院已可以與公立醫院相媲美,比如廣東東莞東華醫院,1995年從一個廠房發展起來,目前已成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擁有博、碩培養點和國家級重點專科,日門診量最高達上萬人次,他們與其他一些發展好的民營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已接近當地40%,但全國民營醫院總體實力依然單薄。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目前民營醫院市場服務能力不足10%。

  近日發布的《民營醫院和診所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初至2014年7月一年半的時間,風險投資機構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融資金額達2.5億美元,投向民營專科醫院。童奔認為,新政拉動新一輪社會資本辦醫投資熱出現後,也將帶動民營醫院市場競爭,客觀上將促動民營醫院轉型、提升。

  趙淳認為,民營醫院目前每年有1500家左右的增量,新的投資熱出現後,預計每年增量不會低於現在,甚至更多。但目前民營醫院依然存在誠信度差、核心競爭力不足等問題,面臨不轉型、不提升就難以生存的現實問題,增量資金出現後,民營醫院整體行業洗牌將加速。

  趙淳表示,站在行業管理的角度,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一方面提示民營醫院不要永遠用服務熱情、環境優雅來「攬客」,因為醫院不是賓館,是靠專業技術、專業水平來服務的,必須要在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這個核心就是自律、誠信、技術、質量和患者安全。另一方面提示社會資本在進入時,要充分考慮到市場培育期。

  按照目前條件,作為醫院,無論是民營還是公立,國際慣例投資回報都在十年之久,資本急功近利就會影響醫院運營,目前民營醫院存在的誠信度不夠等都與資本急於回報,在市場培育、人才培育、技術專研上投入不足有關。因此民營醫院的發展要達到與公立醫院平起平坐,趙淳預計還要有20年的路程,至少要 15年,但也不排除強力度下的加速度。

更多民營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營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