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經過「史上最嚴私募監管」的洗禮,也未阻止私募不斷壯大的腳步。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已備案私募基金46505隻,較1月份(25461隻)多21044隻,認繳規模10.24萬億元,較1月份(5.34萬億元)增4.9萬億。那麼在這樣瘋漲的背景下,中國私募行業現狀如何呢?以下是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7年中國私募行業現狀分析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私募基金行業認繳規模為10.24萬億元,較2015年底增長5.17萬億元,增幅為101.88%,其中股權類私募為主要推動力。2016年私募股權管理規模增加3.88萬億元,增幅達138.48%。與去年三季度行業的認繳規模(8.57萬億元)相比,四季度規模增長19.49%,其中證券類私募基金實繳規模為2.7661萬億元,較三季度末(2.4234萬億元)增長14.14%。
2016-2021年中國私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自主發行基金規模50億元以上的私募管理人共有44家,較三季度末增加了6家,其中有38家集中於北京、上海和深廣地區(北京有20家,上海12家,深廣地區6家)。
數據顯示,截至2016四季度末,顧問管理基金規模50億元以上的私募管理人共有42家,北京(17家)和上海(15家)兩地占據了絕對優勢。格上理財發現,與去年三季度末相比,私募管理人數量共增加了3家。
2016年末備案的私募產品總數較2015年末增加數量超過了三萬隻,增長率高達126%。在新增加的備案產品中,超過一半(17056隻)為證券類私募產品,股權類私募產品增加了超過7000隻,其他類產品雖然從增量看位列第三,但是增幅卻最大,同比增長了506.88%。
據統計,2016年末備案的私募產品總數較2015年末增加數量超過了三萬隻,增長率高達126%。在新增加的備案產品中,超過一半(17056)為證券類私募產品,股權類私募產品增加了超過7000隻,其他類產品雖然從增量看位列第三,但是增幅卻最大,同比增長了506.88%。
從月度備案產品數量來看, 2016年2到7月備案產品數量一直處於增長狀態,在7月迎來全年峰值 ,之後8、9月處於下行狀態,自10月又開始小幅增長。格上理財認為,8月之前私募產品備案數量備案的攀升除了私募產品的正常增長需求外,「保殼」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該數據的走高,此外受8月1日保殼大限以及募集新規實施影響,私募產品備案在7月迎來高峰。
從季度新備案產品數據來看,格上理財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新備案產品7066隻,較三季度減少3674隻(包含證券和股權),銳減34.21%。雖然四季度新備案產品數較三季度有所減少,但同比2015年四季度卻增長了57.27%。
據統計,截至四季度末,共有55家私募機構管理的產品數超過了70隻,有24家機構備案產品數超過了100隻。2016年全年備案產品數量最多的私募機構為恆天中岩投資,旗下有351隻產品備案,歌斐資產緊隨其後,全年共備案318隻產品。
據統計,截至四季度末,整個私募行業從業人員達22.17萬人,較2015年減少41.56%,其中,證券投資基金從業人員最多(9.76萬),股權投資基金次之(9.65萬),創業投資基金和其他投資基金從業人員數均在1萬人左右,最後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從業人員有4000餘人。
除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外,其他各類型私募基金從業人員連續三季度減少,但四季度較三季度減幅較小。
分地區來看,北上廣地區私募從業人員數量同樣居各省份前三甲,北京地區從業人員接近6萬人,上海、廣東兩地的從業人員數量也超過4萬,浙江、江蘇兩地的從業人員分別達15462人和8599人,其餘省份的從業人數均未超過6000人,還有13個省份的從業人員數量未達1000人。
相較於三季度,28個省份的從業人員數量有不程度的減少,減少人數最多的是上海、北京、江蘇、廣州,這四個地區的減少人數占總減少人數的65.76%。
由上述分析,可以發現雖然2016年私募行業規模以及新增備案產品都快速增長,但在從業人數方面卻呈現成逐年減少的趨勢。
更多私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私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